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冰冻圈是指水分以冻结状态(雪和冰)存在地球表层的圈层,海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图为“世界海洋、南半球、北半球海冰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海冰季节变化的描述,可信的是(     
A.世界海洋海冰的季节变化与南半球相似B.南半球海冰面积最大出现在3~4月份
C.世界海洋海冰的季节变化与北半球相似D.北半球海冰面积最大出现在9~10月份
2.冰冻圈影响气候是通过(     
①冰雪反射 ②水循环 ③内力作用 ④冰川融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4-01-24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部分素养提升:专题02 关键能力(分层练)-【高频考点解密】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浙江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青藏高原的城市经历了快速的扩展过程。研究发现,青藏铁路高耸的路基对藏羚羊的季节性迁徙造成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脆弱的高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左图为青藏高原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青藏铁路沿线景观图。


材料二:冻融侵蚀是土体或岩隙中的水分反复冻结、融化而使其破碎、移动的现象。近几十年,青藏高原气候呈暖化趋势。下表为2013-2020年青藏高原部分自然要素对冻融侵蚀强度加剧的贡献率。

贡献率
土壤温度40.55%
土壤含水量49.59%
植被覆盖率2.54%
(1)海拔对青藏高原城市扩展的限制作用趋于____(填“增大”、“减小”),由此指出其城市土地的扩展方向____,并说明理由____
(2)推测铁路建设对藏羚羊活动区空间形态的影响,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3)从产业的角度,阐述铁路建设对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作用。
(4)简析青藏高原气候暖化对其冻融侵蚀强度加剧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鄱阳湖流域示意。


材料二:图2为(五大支流)入湖径流量丰枯变化(a)和长江作用(长江补给鄱阳湖)的天数(b),图3为丰枯水年长江九江站和鄱阳湖湖口站年内水位变化。长江水位在14m以下为低水位时段。


(1)从天气系统的角度简析入湖丰水年形成的主要原因。
(2)描述长江作用的天数变化特征。
(3)1998年湖口—星子湖段湖水向北流的时间段为________,说出长江低水位时对鄱阳湖区域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____
2023-05-2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仿真模拟卷(二)地理试题

4 . 光伏治沙是指在干旱沙化地区,通过修建光伏电厂,形成沙障,且在光伏板下进行牧草、草药种植,发展农牧业,以实现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某学者用一年多的时间对我国某一修建在开阔沙地中的大型光伏场进行研究,绘制了场内及周边地区太阳辐射量图(图左),图右为场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学者研究期间,光伏场内外太阳辐射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A.场内太阳辐射量大于场外,受纬度因素影响
B.场内太阳辐射量大于场外,受沙尘天气影响
C.场内太阳辐射量小于场外,受地形因素影响
D.场内太阳辐射量小于场外,受土壤因素影响
2.与场外相比,光伏场内牧草、草药长势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A.光伏板下有牲畜活动,土壤的矿物质含量高
B.光伏板有集水作用,增加土地获得的降雨量
C.光伏场内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D.光伏板遮挡了阳光,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2023-03-22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5 . 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所积累的有机干物质总量。下图为2000~2017年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生态系统NPP的相对作用面积占比。完成下列小题。

1.引起陆地生态系统NPP增加的人类活动有(     
A.改变区域水热条件B.促进土壤养分分解
C.加大农业设施投入D.推进耕地占补平衡
2.与人类活动比,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 NPP的变化影响(     
A.更大   影响最大的是森林B.更大   影响最大的是荒漠
C.更小   影响最小的是农田D.更小   影响最小的是草地
2022-12-28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浙里卷天下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百校联考12月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当地世居民族创造性地采用适应自然、适度利用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使得古茶林得以保持森林结构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图为云南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置及示意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喜湿,喜弱光,但怕寒,森林间的病虫害传染也是威胁茶林生长的因素之一。林下茶种植方式指在原始森林中间砍除部分对茶树生长不利的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乔木,栽种茶树,形成古茶林,古茶林之间的原始森林起到了分隔防护作用。左图为景迈山某村寨高程及垂直土地利用方式图,右图为古茶林景观图。

(1)描述该地土地资源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地形特征对古茶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3)描述该地古茶林的空间分布特征。
(4)影响该地区原始森林垂直分层现象的主导因素是什么?阐述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对古茶林生长的重要作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50多年前,这里“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如今,通过持续绿化造林和“农桐间作”模式,使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兰考县泡桐有生长速度快,材质轻,不易变形,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等材料。目前,兰考县围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业发展,年创效益20多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多人。下图为兰考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兰考县以前“夏秋水汪汪”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2)分析泡桐防护林的生态作用。
(3)简述兰考县政府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的社会经济意义。
2022-06-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在长江口,咸水入侵主要受径流量、潮汐的控制,河口形状、地形等因素也有影响。长江北支咸水入侵比南支更严重,甚至倒灌进入南支,影响上海市供水安全。下图为长江口形势图。



(1)长江口咸水入侵主要发生在____(季节)天文____期间。
(2)分析北支咸水入侵比南支严重的原因。
(3)指出北支闸门对防御咸水入侵的主要作用,并说明开闭规律。
2022-12-0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曾经风沙、土地盐城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20世纪60年代以来,兰考县经过大规模的种植泡桐及盐城化治理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近几年。当地又在唯以治理的黄河边盐城滩地开挖水塘,利用淋盐水养殖从沿海地区引进的青蟹。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图为兰考县略图。



(1)当地风沙的沙源来自_______(填外力作用)作用,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为____
(2)指出兰考县沙地的分布特征,并说出当地种植泡桐产生的生态效应。
(3)说明在兰考黄河边盐碱地发展青蟹养殖业的意义。
2021-03-02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地理试题
20-21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之间有一条宽阔的陆上走廊,被称为高加索地区,高加索走廊总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山峦层叠绵延1200多公里的大高加索山脉横贯其中,从黑海北部的塔曼半岛向东南延伸到里海的阿普歇伦半岛,将高加索一分而二。山脉以南被称为外高加索地区或南高加索地区,山脉以北被称为北高加索地区。下图为索契和阿尔马维尔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里海长期水位变化明显,有时上升,有时下降,其成因是科学界未解之谜。近几十年来,里海水位上升了约2.5米,引发了一场环境灾难。



(1)大高加索山脉位于板块       边界,总体属于       (褶皱/断块)山,受内力作用影响,其海拔将逐渐       (升高/降低)。
(2)分析索契和阿尔马维尔气温特点差异的原因。
(3)简析里海水位上升对沿岸地区土地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
2020-11-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地理20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