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是中国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了解秘鲁的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的发展与秘鲁的友好合作关系。

(1)描述秘鲁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
(2)秘鲁西海岸形成了南北延伸的荒漠带,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简析其成因。
(3)秘鲁渔业资源丰富,但2016年因受厄尔尼诺(东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势力减弱)影响,渔业总产量下降。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019-12-06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东南沿海某区域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①地为迎风坡,降水丰富B.②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
C.矿区地势低洼D.城市均沿河分布
2.乙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甲河没有,其原因是乙河流域
A.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重
B.林地分布少,水土保持作用弱
C.城镇人口多,用水量大
D.近海岸地势平坦,利于泥沙沉积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河流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1)与甲时期相比,说出乙时期河流径流与海流作用力的大小,试从拦门沙的位置及泥沙分布状况加以说明。
(2)分析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会对河口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4 . 植被对降雨具有截留作用。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可以拦截雨水。下图示意我国 西北某小流域灌丛生物量和截留量随高度变化。读图完成 11~12 题。

1.图示范围内降雨量大致
A.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B.随生物量增加而增加
C.随生物量增加而减少D.随着地势升高而减少
2.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和地势B.流域面积和降雨量C.地势和生物量D.生物量和降雨量

5 .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荫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
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
3.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

6 . 纳米比亚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海洋水汽较多
③沿岸暖流增湿明显
④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根本原因是     (   )
A.该地气候温和,适宜火烈鸟越冬
B.丰富的营养物质使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充足
C.地形平坦开阔,为火烈鸟提供广阔的栖息地
D.该地人类活动少,对火烈鸟影响小
3.从适应环境角度,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不包括
A.该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红泥可抵御烈日暴晒
B.该地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能抵御夜晚低温
C.该地植被少,红泥颜色与环境相近,能起到隐蔽作用,抵御野兽袭击
D.该地气温高,多蚊虫滋生,红泥防止蚊虫叮咬

7 .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荫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
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
3.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
C.全年P<1D.冬至日P<1
2018-04-26更新 | 405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近地面运行的天气现象,通过降低能见度、加速雪粒沉降等方式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川藏铁路贡觉段经过平均海拔4200米的高原,潜在的风吹雪灾害威胁严重。建设团队采用抬高路基的方式减轻风吹雪灾害的影响。下图示意川藏铁路贡觉段典型横剖面。



(1)分析贡觉高原地形加剧风吹雪频率的原因。
(2)在图中圈出风吹雪危害最为严重的部位,并简述原因。
(3)评价抬高路基对风吹雪危害区的影响。
2023-05-21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高考地理猜题卷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广大沙区造林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甘肃营造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积沙带(也称流沙积沙带)。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图1),该地多大风且主导风向显著,历史上深受风沙危害。该县20世纪50年代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绿洲边缘的积沙带经历了70多年形成发育,高度稳定在6—14米不等,且目前处于稳定阶段。图2示意气流在迎风坡的分流,图3示意载荷气流经过沙丘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推测甘肃绿洲与积沙带的相对方位,并指出影响积沙带变化的自然因素。
(2)结合材料,解释积沙带自然增高的原理。
(3)风经过积沙带后,风速明显降低,说明其原因。

10 . 土壤水分亏缺度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于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水分量。为了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更好的利于生态恢复,在黄土高原西部某研究区内选择5种典型植被类型(刺槐和侧柏属乔木;木枣和柠条属灌木)为研究对象,测量得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亏缺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各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都存在亏缺的深度及影响因素是(     
A.0~20cm蒸发B.30~50cm下渗C.60~70cm降雨D.90~100cm蒸腾
2.该研究区内最为合理的植被恢复方式是(     
A.植树B.栽灌木C.种草D.自然演化
2023-11-13更新 | 42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