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率增大而增大)。黔桂喀斯特山区包括贵州中南部和广西中西部,土地石漠化严重。下图示意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变化。统计表明,海拔高于2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黔桂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是(     
①降水少,地表水缺乏②成土慢,土层薄
③植被少,基岩裸露④地形崎岖,水土易流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总体变化是(     
A.海拔400~600m处均达到最大值
B.800米以下NDVI随海拔变化都一致
C.森林植被的NDVI值较其他植被类型高
D.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变化呈线性减小趋势
3.推测海拔高于2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较低,植被生长速度较慢②土壤贫瘠,植被生长营养不足
③蒸发强烈,植被难以生存④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下图示意新疆地区季节性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季节性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能够反映(     
A.冬季日平均地温B.积雪的覆盖时长
C.土壤的含水量D.土壤的最低温
2.该区域海拔1200米以上季节性冻土冻结深度变化的原因是(     
A.地下径流增加B.积雪厚度增加C.植被覆盖率降低D.气温逐渐降低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暑假期间,河南某中学学生到我国东南地区的丹霞山(图1)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地理研学。通过考察研究,同学们发现,虽然丹霞山体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但它却具有复杂的、个性化的小尺度植被分异现象,对此大家产生了极大的疑惑。图2为同学们绘制的丹霞地貌区不同地貌部位的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


      
(1)山顶地区的植被由中心到外围呈现出乔木—小灌木灌丛的环状分布规律,试解释原因。
(2)与山顶灌丛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简述其主要原因。
2023-10-08更新 | 7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疆地区气候发生明显变化。下图是1960—2018年天山中部博斯腾湖(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的水位年际变化,在延续了阶段②气候变化趋势下,阶段③④的博斯腾湖水位变化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阶段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阶段①——上游植被改善,湖泊水消耗量增加
B.阶段②——冰川萎缩,高山冰雪融水量持续增加
C.阶段③——灌溉用水量减少,入湖径流量增加
D.阶段④——入湖泥沙淤积,湖盆变浅,水位上升
2.若气温持续升高,对博斯腾湖所在地区的影响及其与博斯腾湖水量的相关性分别是(     
A.农业引水量增多正相关B.降水增加负相关
C.高山冰雪融水持续增加正相关D.蒸发加剧负相关
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天山林线下降B.绿洲面积萎缩
C.沙尘天气减少D.植物蒸散量增大
2023-10-07更新 | 171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拉多保护区位于巴西中部(见图),是世界上最古老独特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这里大片的草本植物通常仅高约60厘米,稀少的木本植物长有厚厚的树皮,而随处可见的灌木因根系发达又被称为“倒长着的热带雨林”。每年8~10月,当地频发大火,大火过后,这里的生物又迅速恢复生机,显示出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


   
(1)简析塞拉多灌木被称为倒长着的热带雨林的原因。
(2)分析塞拉多保护区每年810月大火频发的原因。
(3)分析塞拉多保护区每年大火频发但依然物种丰富的原因。

6 . 风信子是一种多年草本球根类植物,野生风信子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米以上凉爽湿润的石灰岩地区。风信子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稍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对降水十分敏感,有水则叶绿花开漫山遍野处于生长期,无水则叶黄花枯凋零成片处于休眠期态。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风信子最适宜生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上看,北半球风信子最适宜生长的地带应为(     
A.甲B.乙C.丙D.丁
3.北半球的风信子叶绿花开漫山遍野处于鼎盛状态的时间大约在(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
2023·福建·模拟预测

7 . 土壤液态水进入植物根系后,通过茎杆向上输送,经气孔蒸腾后转化为气态水扩散到大气中,实现了土壤水—植被水—大气水的转化,形成茎杆液流过程。通常情况下,蒸腾作用越强,茎杆液流通量越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某沙地梭梭树5—8月茎杆液流通量平均日变化,研究时段内下午的梭梭树部分气孔关闭、代谢减慢,导致蒸腾作用较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时段内,下午茎杆液流通量小于上午,主要是因为下午(     
A.平均气温较高B.光照条件较弱C.相对湿度较大D.空气对流较弱
2.5—8月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月份是(     
A.5月B.6月C.7月D.8月
3.研究沙地茎杆液流通量的意义主要是(     
A.为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依据B.有助于沙地农田的高产稳产
C.促进流域内水资源合理分配D.形成干旱地区茎杆液流理论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8 . 东北黑土区不同坡向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呈动态变化,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含水率为20%-30%。下图示意海伦、扎兰屯两个采样点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其中在海伦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坡向为正阳坡和正阴坡,在扎兰屯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坡向为半阳坡和半阴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海伦与扎兰屯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向B.蒸发量C.纬度D.坡度
2.扎兰屯不同坡向上土壤含水率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蒸发量小B.太阳辐射差异小
C.河流补给量较小D.年总降水量较大
3.近年来,海伦土壤含水率总体增加,可能会(     
A.增加作物产量B.提升作物品质C.加剧黑土侵蚀D.扩大耕地面积
2023-09-27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地理试题选择题变式题

9 . 凋落物层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独特的结构层次,凋落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并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养分平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北麓年平均气温4.9℃,年总降水量574.9mm,森林覆盖率81.4%,植被以云冷杉为主。下图示意不同林地(T0:对照样地;T1:常规抚育样地;T2: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00/hm2样地;T3: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50/hm2样地)云冷杉林总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云冷杉林凋落物总量发生月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温②风力③光照④水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不同云冷杉林地针叶量大小顺序表现为(     
A.T2>T0>T3>T1B.T0>T1>T2>T3C.T1>T3>T2>T0D.T3>T0>T1>T2
3.云冷杉林凋落树叶有利于(     
A.促进植被体内水分循环B.减少植被体内养分消耗
C.增加林下土壤水分蒸发D.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
10 .        材料 新疆楼兰古城遗址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那时,那里河流两岸水草丰美,田地肥沃,一派“七里十万家”的繁荣景象。然而,到了公元400年,楼兰已经“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从此,楼兰古城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亡的,也就成为一个难解的谜团。但多数人认同的说法:由于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其下游的楼兰地区水源逐渐枯竭,植被死亡,居民的生计难以维系,纷纷离开故土,古城由此消亡。结合材料探究。
(1)假如材料中的说法成立,楼兰古城的消亡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什么特征?
(2)举例说明楼兰文明消失过程中某个自然环境要素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
2023-09-18更新 | 23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