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下降风是指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气流,下降风在南极大陆广泛分布。下图中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指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下图中白色区域为冰盖(大陆冰川)、冰架(陆地冰)。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大陆下降风分布广泛的条件是(     
①近地面气温低②地势高,地形崎岖③海洋摩擦力小④冰盖面积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的主要原因是(     
A.下降风强烈,不断推动海冰B.暖流影响,水温高
C.海域较开阔,海水流动性好D.距离陆地近,海水不易结冰

2 . 德雷克海峡常年风高浪急,号称“杀人海峡”。下图示意德雷克海峡位置及海岐里3个地点(a、b、)的不同水深及流速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可知(     
A.海峡南部洋流流速更快B.海峡北部洋流流速更快
C.海峡表层洋流流速更快D.海峡各处洋流流速差异不大
2.德雷克海峡成为“杀人海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板块交界处,海底地震频发B.冰山数量多,阻挡作用大
C.航线上多暗礁险滩D.海峡处狭管效应明显
3.据监测,德雷克海峡海冰能够阻滞海水流动,从而影响秘鲁寒流的强弱。当德雷克海峡海冰增加时,南美洲西海岸(     
A.降水减少B.气候炎热C.渔场减产D.洪涝频发

3 . 额尔齐斯河河谷林原生植物曾一度出现矮化,一些旱生植物甚至沙生植物开始入侵。额尔齐斯河上游流域的生态恢复对阿勒泰地区的生态有很大的保护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额尔齐斯河河谷林原生植物曾一度出现矮化,一些旱生植物甚至沙生植物开始入侵。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
②陡坡修筑稻田
③地表植被被人为严重破坏
④气候干旱,水源匮乏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额尔齐斯河上游流域的生态恢复对下游流域的影响是(     
A.降低地下水水位B.改变自然带类型C.解决缺水问题D.可抑制荒漠化发展
2022-06-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热身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大深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湖面海拔774m,最深处达1470m,低于海平面600m以下。周围有多条河流汇入坦噶尼喀湖,湖水经卢库加河汇入刚果河。湖底沉积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流域内干湿季分明,受风带作用下的上升流影响,干季湖内鱼类资源丰富。根据调查显示,过去10年该湖部分边缘区域,水位下降了6.1米,坦噶尼喀湖正在面临威胁。下图为坦噶尼喀湖流域示意图。



(1)湖泊按成因可分为火山口湖、冰川湖、构造湖、堰塞湖等,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坦噶尼喀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应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干季坦噶尼喀湖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2022-07-16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千岁兰(见图)分布于非洲西南沿海的沙漠中,那里的沙漠多大雾,千岁兰能吸收浓雾里的水分以维系日常生长。千岁兰皮革般的带状叶子可长达3米多,根系发达,能深入地下30米左右寻找水源,以致可以千年不死;千岁兰的茎不是朝上生长的,而是往四周延展弯曲,通常会长到一米多宽。完成下面小题。



1.千岁兰的生长习性最可能是(     
①喜湿②耐旱③喜寒④耐热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千岁兰享有“活化石”的美誉,影响其分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土壤D.洋流
3.千岁兰茎的生长特征有助于其(     
A.吸收土壤中的养分B.减少水分蒸发
C.增强光合作用效率D.减轻根系承受的压力
2023-07-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地理试题

6 . 板根(下图)具有支撑、吸收营养、呼吸、改变微环境等功能,对土壤水分和养分都有拦截作用,是大多数热带森林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热带森林中即使是同一树种也存在有的树木具有板根、有的树木不具有板根的状况,不同树木板根的数量和大小也不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树木有无板根、板根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①胸径大小②是否落叶③树冠大小④降水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土壤湿度受板根影响最显著的季节和区域是(     
A.雨季,板根上坡位B.旱季,板根上坡位C.旱季,板根下坡位D.雨季,板根下坡位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连续十几年面积逐渐减小,南纳湘、资、沉、澄四水,北与长江相连,为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冬季水位较低,是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冬季,有上千万只候鸟在这里越冬。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的冬汛,水位比上一年同期高出了3m多,一些浅水区成了深水区,一些洲滩也被水淹没,对候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 下表为洞庭湖年输沙量统计表。

年输沙量/108m3占入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1.09482.0
四水来沙0.24118.0
入湖总沙量1.335100
出湖总沙量0.35126.3
湖内沉积量0.98473.7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沉江、遭水四条河流

材料三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径流、畜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1)结合材料,说明洞庭湖年输沙量的特征。
(2)简述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述洞庭湖冬季成为候鸟天堂的自然条件。
2021-11-07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联考地理试题

8 .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物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左图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火地岛上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②降水③海陆位置④植被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关于火地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岛屿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区B.岛上湖泊多为断裂下陷作用形成
C.西部为多雨区和东部为雨影区D.地处板块张裂处,多火山地震
3.据图推测“醉汉树”树冠的大致朝向(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9 . 温带雨林是一个很小且分散的生物群系,由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组成。下图所示群岛有大小岛屿1100多个,所有岛屿上都是崎岖的山地,岛与岛之间形成深海峡,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岛上的土壤为海相化石、砂砾、石灰岩和黏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终年温和湿润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该群岛温带雨林分布广的原因是(     
①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影响②西风从海洋携带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③沿岸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④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2.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B.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
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D.L湖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发育好
2021-04-05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