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1 . 环树干的地面积雪最先融化,形成环树干地面裸露,四周仍有积雪的“树井”现象。下图为科研人员拍摄的“树井”照片,L1为“树井”边缘到树干的最远距离,L2为“树井”边缘到树干的最短距离。该“树井”形成期间晴朗无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照片拍摄于(     
A.挪威B.俄罗斯C.美国D.加拿大
2.图示“树井”的形成是因为环树干的地面(     
①接受了更多的太阳辐射②受树的长波辐射影响更强
③土壤升温幅度高于四周④位于树冠积雪融水滴落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拍摄这张“树井”照片时,科研人员的镜头大体朝向(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2024-01-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2 . 土地合理开发有利于区域碳汇(碳汇是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图为新疆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碳密度和新疆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与植被碳密度相比,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树木采伐使用量大B.植被高大储碳量多C.土壤有机碳易分解D.林内耕种消耗养分
2.推测新疆最宜开垦的土地覆被类型是(     
A.阔叶林B.灌木林C.草地D.裸地
3.从区域碳平衡角度考虑,下列关于新疆土地利用做法合理的是(     
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②合理开发水土资源③做好耕地维护管理④加大裸地开垦力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以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地表第四纪沙性沉积物深厚,面积达4.22km25世纪前这里曾是良好的牧场。榆林市地处横山与驼峰山间榆溪河两岸,历史上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5世纪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多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下图示意毛乌素沙漠位置。

(1)分析5世纪前毛乌素地区牧场良好的自然原因。
(2)推测陕西省榆林市历史上被称为驼城的主要原因。
(3)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简述自1959年以来我国在毛乌素沙漠治理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
2023-12-23更新 | 938次组卷 | 9卷引用:地理(湖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镍主要用于生产不锈钢、合金钢、三元动力电池等,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印度尼西亚镍矿储量占世界镍总储量的52%,主要以风化淋积型红土镍矿床为主,多分布在地表。岩浆岩中的橄榄岩是红土型镍矿的主要成矿母岩。中国镍金属消费量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8%,其中约85%的镍金属应用于不锈钢生产。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禁止本国镍原矿资源直接出口,我国Q控股集团对印度尼西亚镍矿进行直接投资,在当地建设红土镍矿镍铁不锈钢生产厂,积极开发针对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的规模化冶炼工艺。如图示意印度尼西亚主要镍矿产地分布。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形成过程。
(2)说明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开发的有利条件。
(3)说明Q控股集团对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进行直接投资对中国或印度尼西亚的好处。(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5 .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2.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023-12-04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六)14-16题及变式题

6 . 风化壳是指由岩石风化产物在大陆岩石圈表层所构成的,呈不连续分布的疏松表层。下图为不同气候环境下的岩石风化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风化壳厚度较小,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好B.气温变化大C.岩性较坚硬D.水分条件差
2.与热带雨林气候区相比,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的岩石风化表现为(     
A.物理风化较弱,化学风化、生物风化较强
B.物理风化较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较弱
C.化学风化较弱,物理风化、生物风化较强
D.化学风化较强,物理风化、生物风化较弱
2023-11-20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我国东北地区某水库建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因大坝及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拆除大坝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下图为该水库大坝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坝建成之后,水库表层水温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水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冬季的水库表层水温高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B.夏季的水库表层水温低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C.水库表层水温季节变化大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水温
D.水库的表层水温终年高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2.若大坝拆除,原库区所在河段(     
A.泥沙沉积量增加B.含沙量增加C.水温垂直变化增大D.流速减慢
2023-11-14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期末卷(二)-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湖南专用)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千米,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下图示意库布齐地区地理位置。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说明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11-09更新 | 603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的阿连特茹地区(如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从气候角度说明阿连特茹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2023-11-01更新 | 1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地处赣江流域吉泰盆地的槎滩陂水利工程始筑于南唐,是江西省目前唯一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该水利工程是由槎滩陂主坝与副坝连接沙洲组成的拦水坝,位于牛吼江大角度拐弯处,主副坝的高度均略低于牛吼江岸。千余年来,楼滩陂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水利效益,通过改变流域水资源布局,极大地改善了流域人居环境,推动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下图示意槎滩陂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至明清时期,该地区村民用水争端时有发生。村民用水争端较多的时期最可能是每年的(     
A.1~2月B.5~6月C.7~8月D.11~12月
2.主副坝选址于河流大拐弯处且顺河沿沙洲间隔布局的好处有(     
①减轻水流冲击坝体②减少工程量③大量增加灌溉水源④便于泥沙沉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主副坝坝高略低于江岸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洪涝灾害B.抵御旱灾影响C.分流节约用水D.节省建设成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