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下图)。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

(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
2023·广东·模拟预测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山陆桥”的概念在1981年提出,之所以称为陆桥,是因为此处浅滩在过去某个时期出露海面,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的“桥梁”。据地质资料显示,浅滩物质由更新世(从距今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不同时期的陆相堆积物组成,略高于海峡底部的台地。目前,“东山陆桥”已被淹没于海底。澎湖东北水道是日本暖流支流的主流区,形成时间较晚,底层流速大。图示意台湾岛周边等深线及“东山陆桥”位置。

   

(1)推测“东山陆桥”出露海面时期,该区域的总体气候特征并说明理由。
(2)简述澎湖东北水道自形成初期至今的深度变化状况并分析原因。
(3)简述“东山陆桥”出露海面对台湾海峡两岸动物与古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3-10-09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四)18题及变式题

3 . 山地生态系统是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约1800-2000米)下禾本科草本优势物种。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的林窗(风倒区),科考队发现,风灾后的小叶章成功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多分布于火山灰裸地,形成小叶章斑块,且呈扩张趋势,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蒸发强、生长季短,植被覆盖率高且多匍匐于地表,生长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对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的影响可能是(     
A.生存空间增大B.获得较多水分C.提供大量种源D.种间竞争增强
2.推测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后,苔原带植被(     
A.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减小B.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减小,
C.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增大D.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增大。
3.其他坡向未见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其原因不可能是(     
A.内力作用强弱B.全球气候变暖C.演替进程差异D.人类活动干扰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亘半岛,最高峰加尔赫峰海拔2468米。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大冰盖面积达660万平方千米,厚度3000米,向南覆盖到48°N的广大欧洲地区,古冰川作用显著。距今12000-8000年时,冰川消退,菠萝的海形成。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位置和地形。



(1)说出斯堪的纳维亚山地的地形特征。
(2)推测第四纪以来波罗的海的形成过程。
(3)说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现在仍有冰川存在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楚科奇半岛位于俄罗斯东北部,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地势起伏较大,大部属楚科奇山脉东部,半岛最高峰海拔1158米,北部和沿海有狭长平原。楚科奇半岛地表冻土发育广泛,沼泽广布,并随季节而变化。半岛上植被以苔原(苔藓和地衣)为主,但地表苔原厚度南北差异较大,南部厚度明显大于北部。楚科奇半岛人口稀少,村落也很少,民居建筑独具特色。下图为楚科奇半岛位置示意图。


   
(1)简述楚科奇半岛地表冻土发育广泛的原因。
(2)说明楚科奇半岛南部地表苔原较厚的主要原因。
(3)根据自然环境与民居设计的因果关系,推测楚科奇半岛居民房屋建筑的特点。

6 . 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2023-06-12更新 | 14671次组卷 | 55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5-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专用)

7 . 水华是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当水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氢、磷等)和合适的水温时,藻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该湖入湖水系众多,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水体更新周期长,水华多发。下图示意巢湖分区及入湖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巢湖水华最严重区域位于(     
A.中巢湖北部B.中巢湖东南部C.东巢湖东部D.西巢湖西北部
2.相比9月,7、8月巢湖水华较轻,原因可能是7、8月(     
①治理力度加大②高温抑制藻类生长③降水稀释营养物质④排放到巢湖的污水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2-21更新 | 1672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如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1)简述甲区域演变为淡水湿地的过程。
(2)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类型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3)为减缓该湿地变成沼泽的速度,请提出可行的措施。
7日内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高考地理真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阴山山脉南北两坡极不对称,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大部分洪积扇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由下而上减小。

材料二下图为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示意图及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1)分析阴山山脉南、北坡地形地势的差异。
(2)描述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根据阴山南坡洪积扇的发育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2023-03-13更新 | 1680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试卷(二)地理试题

10 . H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约375毫米,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图示意H河流域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H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主体位于第三级阶梯B.地处我国干旱区内
C.地势总体北高南低D.东部山地较为集中
2.推测灌溉农业区不断向西扩张带来的影响有(     
①沙化土地增多②湿地面积扩大③空气湿度增加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