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34°S)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行道树的叶片特点是
A.四季不落叶B.表层有蜡质
C.叶片大而厚D.形状呈针状
2.造成图中造型奇怪行道树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降水C.大风D.气温
3.据此判断停放的车辆车头朝向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2 .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路位于
A.吉林B.内蒙古
C.西藏D.新疆
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
3.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2019-06-08更新 | 12360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
C.冰川D.风
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
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
C.土地沙化D.盐碱化
2019-06-08更新 | 16107次组卷 | 74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3.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误的是(  )
A.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B.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
C.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D.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
5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B.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C.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D.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2.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
C.全球海平面下降D.雪线高度上升
3.下列开发方式中,有助于该森林带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是
①设立国际基金
②建实木家具厂,生产高档家具
③建自然保护区   
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结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 .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下列小题。

1.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A.地形平坦B.地下水丰富
C.降水稀少D.土壤肥沃
2.上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
A.西藏地区B.华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7 .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D.越南东海岸
2.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2019-01-30更新 | 3823次组卷 | 62卷引用:湖南省株洲世纪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4)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2018-12-26更新 | 2727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读近300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变暖B.人口增加C.植被破坏D.自然灾害
2.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D.水资源短缺加剧
2018-12-19更新 | 425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一中、邵东县一中、邵阳市一中、邵阳市二中、武冈县二中、隆回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优生1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