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2.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023-12-04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六)14-16题及变式题

2 . 风化壳是指由岩石风化产物在大陆岩石圈表层所构成的,呈不连续分布的疏松表层。下图为不同气候环境下的岩石风化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风化壳厚度较小,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好B.气温变化大C.岩性较坚硬D.水分条件差
2.与热带雨林气候区相比,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的岩石风化表现为(     
A.物理风化较弱,化学风化、生物风化较强
B.物理风化较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较弱
C.化学风化较弱,物理风化、生物风化较强
D.化学风化较强,物理风化、生物风化较弱
2023-11-20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我国东北地区某水库建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因大坝及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拆除大坝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下图为该水库大坝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坝建成之后,水库表层水温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水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冬季的水库表层水温高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B.夏季的水库表层水温低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C.水库表层水温季节变化大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水温
D.水库的表层水温终年高于大坝下游附近河段的水温
2.若大坝拆除,原库区所在河段(     
A.泥沙沉积量增加B.含沙量增加C.水温垂直变化增大D.流速减慢
2023-11-14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期末卷(二)-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湖南专用)

4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千米,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下图示意库布齐地区地理位置。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说明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11-09更新 | 602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6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2.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1-06更新 | 1291次组卷 | 37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湖南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的阿连特茹地区(如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从气候角度说明阿连特茹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2023-11-01更新 | 1289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m,为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这里生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动植物宝库”。武夷山海拔在1900m以上的自然带为中山草甸带,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且生长茂密;木本植物低矮,胸径大,分布较少,树木枝条弯曲,木质好。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随着气候变暖,近二十几年来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武夷山脉的地理位置及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1)说明武夷山被誉为“动植物宝库”的原因。
(2)从植被特点角度,推测武夷山中山草甸带的气候特征。
(3)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3-10-26更新 | 42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9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疆地区气候发生明显变化。下图是1960—2018年天山中部博斯腾湖(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的水位年际变化,在延续了阶段②气候变化趋势下,阶段③④的博斯腾湖水位变化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阶段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阶段①——上游植被改善,湖泊水消耗量增加
B.阶段②——冰川萎缩,高山冰雪融水量持续增加
C.阶段③——灌溉用水量减少,入湖径流量增加
D.阶段④——入湖泥沙淤积,湖盆变浅,水位上升
2.若气温持续升高,对博斯腾湖所在地区的影响及其与博斯腾湖水量的相关性分别是(     
A.农业引水量增多正相关B.降水增加负相关
C.高山冰雪融水持续增加正相关D.蒸发加剧负相关
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天山林线下降B.绿洲面积萎缩
C.沙尘天气减少D.植物蒸散量增大
2023-10-07更新 | 171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地理试题选择题变式题

10 . 凋落物层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独特的结构层次,凋落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并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养分平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北麓年平均气温4.9℃,年总降水量574.9mm,森林覆盖率81.4%,植被以云冷杉为主。下图示意不同林地(T0:对照样地;T1:常规抚育样地;T2: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00/hm2样地;T3: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50/hm2样地)云冷杉林总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云冷杉林凋落物总量发生月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温②风力③光照④水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不同云冷杉林地针叶量大小顺序表现为(     
A.T2>T0>T3>T1B.T0>T1>T2>T3C.T1>T3>T2>T0D.T3>T0>T1>T2
3.云冷杉林凋落树叶有利于(     
A.促进植被体内水分循环B.减少植被体内养分消耗
C.增加林下土壤水分蒸发D.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