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B.地壳运动C.植被类型的变化D.岩浆活动
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下列选项与其相符的是(     
A.风力大B.沙漠广布C.光照强烈D.植被茂盛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该湖的水温、水位季节变化大,每年4~5月,水温最高,水深仅1m左右;而丰水期时水深达10m以上。

材料二:图为“洞里萨湖位置示意图”。

   

(1)指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气候特征。
(2)分析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大的自然原因。
(3)解释洞里萨湖4~5月水温达一年中最高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为该国最大的国家公园,那里保存着罕见的澳大利亚原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卡卡杜国家公园内地势高低不平,分为几个不同地区:由沙滩和丛林构成的海潮区;雨季时变成沼泽的水涝平原区;小山和石峰耸立的低地区;古老的高原区。该地的年平均气温为34℃,年降水量为1100-1500mm。

材料二左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公园某处河流景观图。



(1)试指出卡卡杜国家公园的气候类型,并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雨季洪水的形成原因。
(2)公园某处,河流两岸是呈带状分布的绿色灌丛植被,在四周褐色荒漠的映衬下,像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推断右图景观出现的季节(干季或湿季),并分析图示景观的形成原因。
(3)试分析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2023-10-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全境四分之三以上地区为山地、高原。内陆为熔岩高原。多山间谷地。沿海有狭窄的平原。洪都拉斯属于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洪都拉斯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50%,盛产优质木材。下图示意洪都拉斯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分析洪都拉斯内陆熔岩高原的形成原因。
(2)推测洪都拉斯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并说明理由。
(3)说明洪都拉斯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2023-10-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23·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盆地内地势平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当地的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2-10倍,农业生产高度依赖灌溉。研究表明,灌溉会使该地灌区小气候变冷湿,灌区降水并未显著增加,但灌区周边山区降水增加显著。7—8月费尔干纳盆地灌区实施灌溉的气候效应最显著。下图示意费尔干纳盆地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7—8月费尔干纳盆地灌区实施灌溉的气候效应最显著,主要原因是该时段当地(     
①整体气温较高②盛行西风较强③沙尘活动较少④灌溉水量较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费尔干纳盆地灌区降水并未显著增加,主要是因为(     
A.大气逆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C.对流受到抑制D.水汽向高空扩散
3.费尔干纳盆地灌区周边山区降水增加显著,反映出灌溉改变了空气中水汽的(     
A.形态B.含量C.输送距离D.输送路径
2023-10-07更新 | 944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6 . 下图示意黄上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冷湿B.暖湿C.冷干D.暖干
2.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A.河床淤积抬升,洪水威胁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2023-10-0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7 . 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冈底斯山的群峰之间,湖水主要来自其周边高山上的冰雪融水,透明度和矿化度较高。受湖水矿化度的影响,湖区生物空间分布不均。下图示意扎日南木错2002-2017年湖岸线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扎日南木错湖区水禽数量最多的水域最可能位于(     
A.东南部B.南部C.西北部D.中部
2.2002-2017年间,扎日南木错流域气候趋向(     
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
2023-09-27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非大裂谷南起约20°S的赞比西河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约旦—死海地沟附近,绵延6000公里,为巨大的地堑构造带。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这些湖泊成为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裂谷每年以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速度加宽。有科学家预言,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继续,2亿年后,它将撕裂成一个新的大洋。下图为东非大裂谷局部及形成示意。


   
(1)指出东非大裂谷形成后当地降水和蒸发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东非大裂谷附近的姆韦鲁湖是淡水湖,而鲁夸湖则是咸水湖,解析其成因。
(3)推测两亿年后东非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岛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具有辽阔的湿地资源,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同时也是上海地区促淤围垦的重点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崇明岛东滩多次建设围垦堤。围垦区内建有东滩湿地保护区,规划不同湿地类型,对保护鸟类资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围垦区外湿地植被芦苇、海三棱藨草在新的光滩上生长演替,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下图示意崇明岛东滩不同年份大堤位置的变化及大堤建设前、后沿海滩涂的变化。


   
(1)指出崇明岛东滩大堤位置的扩展方向并分析原因。
(2)从冲、淤平衡的角度,分析东滩湿地植被对加速崇明岛滩涂发育的作用。
(3)围垦后,崇明岛东滩新的滩涂不断淤积,推测围垦区外海三棱藨草、芦苇的演替过程。
2023-09-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斯瓦尔巴群岛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地形多山,最高峰海拔约1712米。群岛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近60%的地表为冰雪覆盖,平均冰层厚度由几十到几百米不等,群岛上发育了数千条冰川,其中有多条“V”型冰川谷。近些年,该群岛冰川运动速度较慢。2022年夏季的异常气候导致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川融化量创新高,夏季以来,约有400亿吨的融水流入海洋。下图示意斯瓦尔巴群岛冰川分布。


   
(1)说明斯瓦尔巴群岛上“V”型冰川谷的形成过程。
(2)分析近年来斯瓦尔巴群岛冰川运动较慢的原因
(3)推测大量融水流出对斯瓦尔巴群岛环境产生的影响。
2023-09-20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