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4 道试题

1 . 高原湖泊作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指示区域环境的变化。色林措是青藏高原第二大内流湖,近20余年来湖泊面积年均增加23.5km²。下图示意2000年与2023年色林措遥感影像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色林措面积增大的根本原因是     
A.湖面蒸发减弱B.冻土与冰川消融C.年均降水增加D.植被覆盖率提高
2.图中四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 . 黑颈鹤生长与繁殖都主要在2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它们栖息于沼泽、湖泊及河滩等湿地环境,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飞到繁殖地,10月中下旬飞往越冬地。南木林县的湘河下游地区(图左)是黑颈鹤越冬的重要场所,其夜宿地主要分布于河口区域四周环水的沙洲和河道浅水区域。202210月,湘河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投入运行,其下游流量发生变化(图右)对黑颈鹤的夜宿地会产生一定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高原中,属于黑颈鹤偶繁殖地的是(     
A.青海高原B.云南高原C.陕北高原D.德干高原
2.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对黑颈鹤夜宿地的影响是(     
A.下泄流量总体减小,沙洲与浅水区增大,夜宿地规模扩大
B.下泄流量总体增加,沙洲与浅水区减小,夜宿地规模减小
C.下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使夜宿地点变化减小、趋于稳定
D.下泄流量变化幅度增加,使夜宿地点变化加大,趋于不稳定

3 . 随着大高加索山脉的隆起,里海从地中海分离,分离后的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1为“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示意图”2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高加索山脉隆起后,图1所示区域自然环境的演变为(     
A.地中海汇水面积增大B.黑海东南年温差变小
C.里海流域年降水增多D.伏尔加河含沙量增大
2.对应图2,导致里海盐度较小的主要环节序号是(     
A.⑤⑥B.③④C.①⑤D.②⑦

4 . 岛屿苔藓生长受岛屿内多种因素影响。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苔藓来源复杂,其中抗旱品种占比较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之间苔藓种数关联最小的因素是(     
A.岛屿面积B.最高点海拔C.经纬度位置D.海岸线长度
2.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苔藓抗旱品种较多,主要是因为当地(     
①蒸发强度较大②储水条件较差③雨季时间较短④海水入侵较严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的苔藓能够(     
①加快土壤和大气热量交换②提高土壤含水率③补充土壤有机质④提高表层土壤温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里求斯是一座火山岛国,岛内珍稀生物资源丰富。毛里求斯独立之初主要以生产和出口蔗糖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制造业、信息通讯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四大经济支柱,现已成为非洲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晋非经贸合作区位于首都路易港附近(见下图),为我国首批境外经济合作区。


(1)推测毛里求斯岛内珍稀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毛里求斯岛发展制糖业的区位条件。
(3)说明晋非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对毛里求斯的积极影响。
2023-11-15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在广阔森林中,许多天然植物的芽、茎、叶、花都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被称为森林蔬菜。因其生长环境独特,又被誉为“林海珍品”,广受消费者追捧。完成下面小题。

1.与普通蔬菜相比,森林蔬菜的显著优点是(     
A.价格低廉B.营养丰富C.绿色天然D.产量稳定
2.森林蔬菜生长环境的独特性表现在(     
A.风速较小B.光照强烈C.昼夜温差大D.相对湿度小
3.我国最具森林蔬菜生产优势的省份是(     
A.河北B.江苏C.青海D.黑龙江
2023-11-1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米古堰塞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上游巴塘河段。该河段属金沙江流域的深切峡谷地貌,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在2000m以上,两岸山体自然坡度陡峻,在30°以上。该区域内河谷多呈“V”形,宽度为200~400m,属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小于400mm,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该湖气温最高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19℃;气温最低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3.7℃。下图示意金沙江上游巴塘河段地形。



(1)推测特米古滑坡体发生的河岸,并说明滑坡形成的理由。
(2)分析特米村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明特米古滑坡体形成后对上游河段产生的不利影响。

8 . 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众多河流和湖泊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近40年全球气候变化使该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色林错湖泊(     
A.参与海陆间循环B.湖水透明度较高
C.湖水含盐量较低D.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2.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3.色林错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列有关湖泊及周边地区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汇入湖泊的淡水增加,周边地区盐碱化减轻
B.湖泊周边地区冰川面积缩小,地面辐射增强
C.湖泊湖面降水量增加,流域面积变大
D.湖泊冻结时间提前,消融时间推后

9 . 川藏公路是指318国道的成都至拉萨段,全长约2142千米,是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川藏公路沿途需要翻越12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垭口,路况险峻,通行难度大,但公路两旁密集地分布着绝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地文化景观,因此被称为“最美国道”。下图示意川藏公路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川藏公路沿线最多且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是(     
A.庙宇B.盐湖C.日照D.雪山
2.川藏公路上车流粘滞性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景观优美,游客停留时间较长
B.公路建设标准低,车流通过率低
C.路况复杂,车辆被动大幅减速
D.沿途补给站集中,造成车辆驻留

10 . “山、水、林、湖、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关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展开评价有利于更精准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和自然资源要素综合监测。如图示意某区域“山、水、林、湖、田”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表示甲处关系的是(     
A.粮食安全B.淤积土壤C.增加耕地D.塑造地貌
2.该区推进“山水林湖田”融合发展的核心是(     
A.污水处理B.平整土地C.营造湿地D.保持水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