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
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2.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灌丛草地②草甸沼泽③落叶阔叶林④常绿硬叶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23更新 | 8997次组卷 | 44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地理试题

2 .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
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
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
C.草地D.寒漠
2019-06-08更新 | 15014次组卷 | 80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3 . 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
2018-06-09更新 | 13108次组卷 | 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会(     
A.增加航运里程B.增加河床淤积C.减轻洪涝灾害D.减少上游来水量
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①麋鹿保护区所在地②六合垸所在地③张智垸所在地④永合垸所在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1更新 | 1210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江西·模拟预测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邛海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周边城市的饮用水源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下图示意夏季邛海水生植物的分布。冬季,该湖水生植物分布范围比夏季小,且多集中于河口处。1998年流域暴雨导致邛海水生植物减少,分布水深变浅、范围缩小,沉水植物分布范围缩小尤为明显。为此,当地着力改善水生植物生境,维护邛海环境安全。

(1)根据水生植物的分布,推测邛海湖盆边缘的坡度特征,并说明理由。
(2)分析冬季邛海水生植物分布范围小的原因。
(3)说明1998年流域暴雨对邛海沉水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4)阐述改善水生植物生境对维护邛海环境安全的意义。
2024-01-21更新 | 1161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9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6 .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2017-08-07更新 | 8531次组卷 | 57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半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树组成的植被类型,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在泰加林内部河道附近有很多树高不足两米、形态也不挺拔的森林,被称为“老头儿林”。塔里亚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平均水深80厘米、平均河宽20米,河道弯曲,形成繁复的河曲。图甲为我国泰加林分布范围图,图乙示意塔里亚河河曲。



(1)分析我国泰加林生长的气候条件。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老头儿林”的形成原因。
(3)指出塔里亚河繁复河曲的形成原因。
2021-08-02更新 | 1326次组卷 | 11卷引用:贵州省正安县高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广东省南雄县大塘镇地处红色砂岩地区,当地土壤被雨水冲刷露出红色石山后形成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又称为红漠化,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关注,该地区红漠化得到了有效遏制。下图示意当地红漠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漠化的实质是(     
A.开山取石B.乱伐森林C.水土流失D.风力侵蚀
2.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红漠化现象的是(     
A.植树造林B.合理灌溉C.退耕还牧D.开源节流
3.适合当地引种的植物特性有(     
①喜干热②耐贫瘠③喜湿热④耐盐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国民危机意识非常强,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日本街头汽车界的最“萌”代表K-car(轻自动车),属于汽车中最轻最小的一类(如左图)。其实不大的车身尺寸及较小排量的发动机非常适合日常使用,在岛国特色的车型文化中非常普遍。有分析人士称,这种危机感与大多数日本人有着复杂且敏感的“岛国情结”密切相关。

材料二日本汽车产业发展较早,技术竞争力强,在走向国际市场中,日本坚持把汽车组装厂建在海外,把核心零部件及研发中心保留在国内的“梯度转移”策略。右图为日本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日本人存在着严重危机感的原因。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日本汽车文化中K-car流行的原因。
(3)分析日本汽车企业采“梯度转移”策略的原因。
2022-11-01更新 | 550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红树林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下图为某地区红树林植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A.河流沿岸地带B.湖泊水淹地带C.高纬度沼泽地带D.热带沿海潮间带
2.红树林的生态适应特征有(     
①胎生现象②无板状根③有呼吸根④吸盐现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05更新 | 499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