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鲑鱼(又叫三文鱼),属洄游性鱼类,喜栖冷水(水温小于18℃),主要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沿岸的河流中。幼时,在淡水河里生活1-5年后,再入海生活2~4年育肥,成熟后,它们会溯河洄游到自己的出生地繁育后代。溯河产卵洄游期间(每年7月~10月间)不再摄食,它们经历千辛万苦才能到达产卵场(产卵期为8月~次年1月)。加拿大的亚当斯河段(如图)产卵区是红鲑(在大海中红为亮银色,洄游后改变为红色)产卵的最理想河段,该河段河道曲折,岸边树木,临水的灌木丛生,河道中多沙砾,河水不易结冰。上游的亚当新湖属冷水湖,湖水很深。下游的苏士瓦湖面积巨大,湖中含有高浓度的微型浮游生物。

(1)分析北太平洋成为鲑鱼育肥生长海域的主要原因。
(2)分析加拿大红鲑在长途跋涉回到出生地产卵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3)分析位于两湖之间的亚当斯河段成为加拿大红鲑最佳产卵区的优势条件。
(4)近年来加拿大红鲑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为保证红鲑鱼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建议。

2 . 下图反映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在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及输沙量的变化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花园口站年径流及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是(  )
A.年径流和输沙量都增大B.年径流和输沙量都减小
C.年径流量先减后增,输沙量减小D.年径流量减小,输沙量增大
2.产生图示水沙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上游植树造林C.流域降水增多D.上游修建水库
3.该变化可能导致下游(  )
A.三角洲增长减慢B.淤积增加,河床抬升
C.洪涝灾害加重D.土地荒漠化
3 . 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图甲)和消费(图乙)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

1.1980年至2005年我国(     )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
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
2.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多年冻土掩埋了数千年或上万年的植物和动物残骸,其蕴藏的碳含量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的两倍多。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冬季冻土表面会收缩产生裂隙,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反复冻融形成冰楔,冰楔可逐渐演变为热融湖。下图示意热融湖形成前后对比。

(1)说出冰楔形成的条件。
(2)推测由冰楔到热融湖的发育过程。
(3)从水循环或气候选择一个角度,简析热融湖形成对其产生的影响。
2024-05-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变化。该地气候干旱,上游植被覆盖率较低,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

(1)从流水作用角度分析三个时段河床的变化过程。
(2)从降水强度和植被覆盖角度分析洪水对P值大小的影响。
(3)推测最后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的原因。
2024-03-11更新 | 33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地质地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渭河是孕育关中平原最为重要的一条河流,处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虽然河流径流量不是很大,但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较大,这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左图为渭河流域图(局部),右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1)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2)与渭河北部支流相比,描述渭河南部支流的特征。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试分析渭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2024-01-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024·江西·一模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大连蛇岛位于旅顺口区西北部的渤海中,距陆地最近处7海里,地处东北亚候鸟迁徙的路径上,是候鸟重要的落脚休息点。岛长约1500米,宽约800米。主峰海拔216.9米,四面多悬崖峭壁,唯东南角有一片卵石滩。这座岛屿并非一开始就是独立的,而是由一座山峰演变而来。岛上植物繁盛,生存着近二万条剧毒蛇,除蛇以外,这里几乎没有常住的其他动物,蛇是肉食动物,蛇岛上的蛇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蛇一年中有两次休眠。

(1)简述图中蛇岛岛屿的形成过程。
(2)推测蛇岛上的蛇两次休眠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024-03-02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地质地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8 .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植物丰富。为了解植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变化规律,科学家选取了保护区内三个不同演替阶段的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人工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自然状况下,其演替方向是马尾松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常绿阔叶林,森林的物种丰富度由物种的迁入和物种的灭绝两个过程决定。表为三个森林群落的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林型海拔(m)坡向植物种数(种)植物个体数(棵/100m2)
乔木灌木草本
常绿阔叶林230~350西北15223.6173.6110
针阔叶混交林100~200西南7719.8283.2265
马尾松林50~150东南4910.8163.2365

1.该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属于(     
A.针阔叶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
2.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A.物种多样性先增后降B.灭绝的物种多于迁入的物种
C.乔木的优势不断增加D.草本植物的个体数不断增加
3.推测该保护区内植物群落演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B.人类活动C.地貌变化D.生物入侵
2023-11-26更新 | 1784次组卷 | 24卷引用:地理(七省新高考卷01 16+4模式)-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市北碚区中梁山顶部发育的背斜谷地,被称为“螬上”。该地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自然土壤瘠薄,缺水现象时常发生。萝卜生长需水量大,土层要求较厚。“螬上”村民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水土状况种植萝卜,逐渐打造出爽口脆甜、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螬上萝卜”。“螬上萝卜”于2013年被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录,种植范围限定在“螬上”4个行政村,目前年产量达9000余吨。为进一步实现“螬上”乡村经济振兴,村民提出“乡村旅游”和“萝卜深加工”两个发展方向,下图示意“螬上”位置及地层结构。

(1)描述“螬上”的地貌形成条件及过程。
(2)分析“螬上”土壤瘠薄、时常缺水的原因。
(3)列举“螬上”村民采取哪些措施克服了萝卜种植的限制条件。
(4)比较两个发展方向,指出合理的一个并说明理由。
2024-01-23更新 | 985次组卷 | 10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2024·吉林白山·一模
综合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茅尾海位于广西南部、为钦州湾的内湾,因其形似猫尾,曾称“猫尾海”,后因滩涂盛长茅尾而更名为“茅尾海”。其直接成因是地壳运动后海水入侵。海洋物种特别丰富,有众多鱼虾贝类,除此之外,还有白海豚、美人鱼、三斑鱼、大海龟等海洋珍贵物种,这些物种多喜欢在海水盐度较低,水质清洁的水域生活。茅尾海的周围有大片的红树林。据钦州市总体规划,至2025年在钦州港及其周边将围海填海79平方千米,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加工业及外向型临海工业。下图分别为茅尾海位置示意图和钦州湾形成地质图。

(1)根据地质图描述钦州湾内湾茅尾海的形成过程。
(2)分析茅尾海海洋物种丰富的原因
(3)简述大规模围海填海对钦州湾水域环境的影响。
2024-01-15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