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末年,塞罕坝地区开围放垦,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塞罕坝森林疯狂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生态恢复工作,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荒原重新变成林海,为世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了范例。下图示意塞罕坝位置。


   

(1)简述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若你是塞罕坝地区生态恢复专家,请为该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提出策略。
(3)说明塞罕坝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2024-04-04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黄河三角洲造就了鹤之乡、鱼盐之利、农耕之益。有些农民采用游耕模式,每年春耕、秋收来此拓荒,若干年后弃耕。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三角洲活跃的湾区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建有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选择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三角洲“游耕”模式的主要危害是(     
A.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B.生物多样性减少C.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D.农产品产出降低
2.黄河三角洲地区实施生态优先发展策略的首要目的是(     
A.庇护鸟类生存B.增加湿地面积C.开展生态旅游D.稳定河口生态环境

3 . 下图中箭头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高,则(     
A.该环流圈一定为高纬环流B.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C.该环流圈一定为低纬环流D.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2.若该图为北半球中纬环流,在大陆西岸多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3.若该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的一部分,且乙下垫面比热容更大,则该季节可能会出现(     
A.北美大草原草木枯黄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长三角海水盐度上升D.天山牧民下山圈养牛羊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风漂流和极地环流是海水分别受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而成的。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罗斯地区存在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的冰架正在消融。下图为南极洋流环流图。



(1)在图中“”上标注箭头表示极地环流的流向____,并说明理由____
(2)简述图中西风漂流为寒流的原因。
(3)说明罗斯地区冰架消融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青藏高原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巨大的隆起不仅塑造了亚欧大陆的气候格局,还对高原地理生态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加强了东亚季风。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地区7月近地面大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青藏高原近地面气压分布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海拔B.太阳辐射C.降水D.气温
2.相比隆起前,青藏高原隆起后(     
A.生物种类减少B.水能资源增加C.自转速度变小D.热量条件改善
3.青藏高原隆起引发亚欧地区环境的变化表现在(     
A.增加长江流域降水量B.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减轻
C.降低西欧的大气温度D.导致西风带位置南移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流石滩上植被稀少,植被的形态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具有速生、叶片厚等独特的生理特征。从外观上看,流石滩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为了尽力传播花粉,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材料二:流石滩景观图(下图)



(1)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
2023-11-08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及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2)从气候、地势、水系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
(3)试分析三峡大坝的修建,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023-08-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达30.8%,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该省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坡地石漠化现象较严重,地表水资源也较缺乏。

材料二梵净山,被誉为黔山第一山,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向湘西低山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梵净山分布有火山碎屑,其主峰金顶由变质岩构成,曾被海底深厚石灰岩覆盖。山体垂直高差达20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95%,它主要由变质岩组成,周围被广阔的喀斯特地貌环绕,这使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1)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贵州土地贫瘠且地表水缺乏的原因。
(2)根据材料,推测梵净山主峰金顶形成的地质过程。
(3)根据材料,简析“生态孤岛”梵净山生物多样性显著的原因。
2023-08-09更新 | 347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水土流失②粮食产量下降③土壤盐渍化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持续性

10 . 冲绳海槽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东部边缘,在第四纪的盛冰期和间冰期旋回中一直处于水下沉积环境(下图)。海底沉积物钻孔分析表明,该海槽的第四纪沉积物序列中包含有河流及风力输送至此的陆地植物(包括木本植物及草本植物)花粉;在间冰期由风力输送的植物花粉占比增大;在盛冰期,草本植物花粉占比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间冰期,冲绳海槽沉积物中由风力输送的植物花粉占比增大的原因包括(     
①洋流系统更为复杂②冬季风风力加强③海槽离岸距离增大④冬季风风向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在盛冰期,推测冲绳海槽沉积物中草本植物花粉占比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A.海底地形剧变B.入海径流搬运能力增强C.内陆气候变干D.陆地植被覆盖大幅增加
2023-07-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