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   某家具企业在甲地生产家具组件,在沿海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在消费地组装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图示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因_____高,白昼时间_____(填“长”或“短”),且受冬季风影响大等。
(2)形成乙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作用,丙河流一年中有_______次汛期。
(3)该家具企业在甲地布局属于_______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______,在消费地组装家具可降低______成本。
(4)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018-04-13更新 | 5012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曲靖茚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11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陂,是一种古代水利工程。下图为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当地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后建了木兰陂,该工程至今保存完整,并发挥着水利效用。为了发挥综合效益,当地政府新建宁海闸水利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与钱陂相比,木兰陂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河道较为宽阔,建设工程量小B.地形较平坦,比降小,水流缓
C.位于钱陂下游,泥沙沉积较少D.距海近,受兴化湾海水影响小
2.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影响是(     
①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
②降低木兰陂附近地下水位,缓解木兰陂附近地面下沉
③抬升木兰陂以上河段水位,减少木兰陂以下河段泥沙淤积
④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减弱泄洪放水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疏勒河是河西走廊内流水系中第二大河流,昌马堡水文站以上为其上游。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其径流量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该河段冬季径流变化与多年冻土退化相关。随着上游来水增加,疏勒河下游不断向西延伸,干涸数百年的河道和湖泊重新“复活”。

材料二   图1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 图2为“1956~2021年昌马堡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统计图”。



(1)简述1956~2021年疏勒河上游河段径流量特征。
(2)结合河流的补给类型分析多年冻土退化导致冬季径流增加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疏勒河径流变化对其下游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2023-06-12更新 | 14171次组卷 | 50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大洲岛是海南沿海岛屿之一,面积仅约4km2,岛上生物种类丰富但数量较少,生态系统脆弱。该岛是我国唯一的金丝燕栖息地,金丝燕在众多海拔较高的峭壁裂缝、洞穴深处,吐唾筑巢(俗称燕窝,是我国传统名贵食材)。金丝燕在一年中需筑几次巢,第一次筑巢为纯唾液胶,后几次巢是唾液胶和衔来羽毛、小草材料构筑而成。据材料完成问题。

1.金丝燕第一次筑巢完全是由唾液构成,有利于较快筑巢的条件是(     
A.光照充足B.材料丰富C.气温适宜D.空气湿润
2.推测金丝燕在一年中除繁殖需要外需筑几次巢的主要原因(     
A.台风影响B.洞穴众多C.人为采摘D.天敌破坏
3.大洲岛生态一旦受到破坏,恢复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南岛近B.岛屿面积小C.土壤较贫瘠D.淋失作用强
7 . 纳马夸兰地区(下图)气温较高,降水量少,多雾,干湿季交替明显,雨季短暂,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马夸兰的湿季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信风带影响
2.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纳马夸兰附近海域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离岸风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3.决定纳马夸兰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生长周期的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8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的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2016-11-27更新 | 45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5月校统测文地理试卷

9 . D岛(下图)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历史上岛上居民饱受风沙灾害,生活贫困。1958年3月,当地政府在沙地栽种木麻黄幼苗,但成活率极低;后改夏季栽种,才定植成功,并最终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与生活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D岛风沙危害最严重的是(     
A.甲地附近B.乙地附近C.丙地附近D.丁地附近
2.D岛木麻黄幼苗在3月难以成功定植,主要是因为(     
A.光照时间较短B.土壤盐分较高C.大风日数较多D.寒潮影响较大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下左图)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131万立方米。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其发电能力3350兆瓦,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下右图),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1)分析塔拉滩光照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评价塔拉滩建设大型光伏产业园的区位条件。
(3)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
(4)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
(5)简述塔拉滩光伏产业和龙羊峡水电站的互补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