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020-10-14更新 | 46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地理环境中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读地理事项联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
A.修建水库B.使用化石燃料
C.围湖造田D.滥伐森林
2.图示联系,警示人们在改造地理环境时需要
A.各个击破B.全面征服
C.综合考量D.关注差异
2019-07-04更新 | 59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3 .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m,年均降水量335mm,是世界上湿地分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源区生活着一种裂腹无鳞鱼,生长缓慢,体重较小,成年鱼体长仅20cm。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目前该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已大为好转。下图为长江源流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降水量与冰雪融水量恒定的前提下,植被恢复会导致长江源区(     
A.径流量年变率增大B.蒸发量减少
C.坡面径流增多D.径流总量减少
2.长江源区裂腹无鳞鱼的体态特征是为了适应(     
A.高寒缺氧B.水流湍急
C.水体营养缺乏D.多年冻土环境
2020-10-03更新 | 47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
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
楠竹林5212402.08312
灌木林7317567.791833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5 . 图为“不同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宋代我国东部地区的气温(     
A.先上升后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C.春秋时期到唐朝变化幅度较小D.不断降低
2.“野象南迁”体现地理环境的(     
A.全球变暖B.地方性分异规律C.地域分异规律D.整体性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上图)。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形)景观。景区海拔2000到4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7 . 2019年10月,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这场大火燃烧了4个多月,火灾蔓延至澳大利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由环境监测卫星拍摄的2020年元旦前夜的图像显示,滚滚浓烟融合成一个巨大的团块,漂洋过海穿过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到达12000多千米外的南美洲。下图为烟云飘动轨迹模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将烟雾输送到南美洲上空的是(     
A.高空西风B.赤道低气压C.高空信风D.副热带高气压
2.推测飘到南美大陆上空的烟雾会直接影响该区域的(     
A.气候特征B.天气状况C.水文特点D.植被生长
2021-07-29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地理试题
8 . 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
①叶子很小或变成细刺 ②根系发达 ③叶子柔嫩、硕大 ④根系不发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下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干旱、降水稀少)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____,B____
(2)按干湿地区划分,我国西北主要要分布在____ 区和____区。
(3)西北地区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因此由东向西形成的自然景观是:从草原过渡到____再到____
(4)据图,除了自然原因,请简述西北地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023-01-0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生产功能B.呼吸作用
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
2.关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化
B.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