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黑龙江省五常市是我国知名的水稻产区,有着“全国稻米看东北,东北稻米看五常”的美誉,五常大米质量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肥沃的黑土地。在2021年春节之后曾有不法分子以改良土地的名义,与当地村民协商承包其“垡子地”(地势低洼,田里水多草多,植物根系、枯枝落叶等在这里堆积腐烂,时间长了便会慢慢形成薄厚不等的草炭、泥炭层),用大型机械挖掘黑土,经简单晾晒加工,在网上平台销售。据调查倒卖黑土的行为,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在东北的多处存在,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五常本地居民为何把“垡子地”租而不种的原因(     
①外出务工人员多,缺少劳动力
②土质松软,难以使用机械化操作
③地温低,不利于水稻育苗
④土壤肥力低,收成不好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2.推测垡子地的成为耕地前最有可能的土地类型(     
A.草地B.沼泽C.林地D.沙地
3.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遏制此类不法行为的有(     
①线上线下同步监管,严厉打击黑土售卖行为
②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黑土地保护工作
③制定合理的保护区划,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④批准建筑用地时要求开发商将剥离的表层黑土储存起来,用于土地复垦、用作育苗床土等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2-07-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B.下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增多
C.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
2.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A.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B.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
C.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D.周边地区地下水位抬升
2022-06-2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读下面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河流发育程度低,多外流河
C.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D.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
4 . 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植被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养分,干旱地区的植被为了获取更多的水分往往根系比较发达。下图为“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该植被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炎热D.寒冷

5 . 读“我国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植被是(     
A.草原B.苔原C.阔叶林D.针叶林
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次生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减少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植被分布区属高寒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B.该植被分布区属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草场退化严重
C.该植被分布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气候较干旱
D.该植被分布区由于人口稀少,所以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
2022-02-19更新 | 39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其成因。

7 . 长白山海拔约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乔木)下伴生草本优势植被。1986年一次台风风灾使长白山西坡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其后小叶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形成小叶章斑块,气候条件类似的北坡未见侵入现象。现状显示,较低海拔处的斑块数量小但面积较大,较高海拔处小叶章斑块面积较小但数量较多。侵入后,西坡苔原带本地灌木数量明显减少,草本植物逐渐增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在长白山西坡形成风倒区对小叶章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A.土壤肥力提高B.水分条件改善C.光照效果改善D.种内竞争减弱
2.小叶章在不同海拔入侵斑块存在数量、面积的差异,与之关联度最大的因素是(     
A.区域条件B.演替时序C.人为干预D.气候变化
3.推测目前小叶章的侵入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内植被(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B.数量减少,种类减少
C.数量增多,种类增多D.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8 .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年降水量约250~400mm,这里曾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经历荒漠化后,毛乌素沙漠多流动沙地。1995~2013年监测数据表示,流动沙地逐步转变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下左图为毛乌素沙漠示意图,右图为毛乌素沙漠1995~2013年气温、降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毛乌素沙漠1995年后逐步转变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据图文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转暖B.降水增加
C.土质黏重D.地形平坦
2.毛乌素沙漠治理成功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A.黄河中游输沙量增加B.兰州沙尘天气显著减少
C.榆林湿地面积增加D.榆林耕地面积扩大
9 . 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图2为我国疆域示意图。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的特点是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
(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硝姻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图(填序号),“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体现的外力作用分别为________
(3)丙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③,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该景观为____地貌,其主要是由流水____作用形成的。

10 . 冬给措纳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湖面海拔4090m,年降水量约为300mm,年蒸发量高达1000mm。湖泊东部育蒿草滩,蒿草喜湿怕旱。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湖泊水位持续下降,为保证托索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目前需要从冬给措纳湖人工提水到托索河。下图示意冬给措纳湖与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给措纳湖湖面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却是淡水湖,主要原因是(     
A.冰川融水补给B.盐分析出较多C.径流排出盐分D.蒿草吸收盐分
2.人工提水可能会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出现(     
①湖水变咸进程加快②湖水变咸进程减缓③蒿草滩面积扩大④蒿草滩面积萎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