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兰萨罗特岛全年降雨稀少,十分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火山灰几乎覆盖了全岛,到处都是一望无际黑色土壤。然而这里却盛产葡萄,人们在山谷的地面和较低的斜坡,挖掘了大量的鱼鳞坑(坑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将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形成了著名的火山葡萄园。下图示意葡萄园里的鱼鳞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兰萨罗特岛土壤呈黑色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高导致土壤呈焦黑色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成土母质是黑色的火山岩D.土壤发育时间较长
2.与平整的土地相比,采用鱼鳞坑种植葡萄主要是为了(     
A.增大昼夜温差B.增加土壤肥力C.便于葡萄采摘D.收集坡面径流
2024-01-2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土壤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土壤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2.据图可知土壤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     
A.①为时间B.①为地貌C.②为腐殖质D.②为成土母质
3.同学们发现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变化,正确的是(     
A.砾质土-壤土-砂土-黏土B.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
C.黏土-壤土-砂土-砾质土D.黏土-砂土-壤土-砾质土

3 . 植被的分布与气温、降水有着紧密关系。森林植被主要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典型的森林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等。下图为“我国东部自东北到华南(约东经110°~130°)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大致分界线位于(     
A.甲B.乙C.丙D.丁
2.“树冠浑圆,叶面多成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具有这样典型特征的树种常见于(     
A.江南丘陵B.山西高原C.华北平原D.张广才岭
3.甲山代表性的森林植被为(     
A.榕树B.樟树C.梧桐D.冷杉
2024-01-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4 . 哈尼族村址的选择颇为讲究,村寨依山而建,背后是山林,山环水绕,梯田密布。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建筑,形如蘑菇,以木构架承重。房顶多为四个斜坡面,上铺茅草,也有用瓦覆盖。楼房一般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杂物。下列图片为“哈尼梯田地理位置图”及“当地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属于村寨选址半山腰原因的是(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水质较好,水源充足
C.紧邻梯田,便于劳作D.视野较好,出行便利
2.体现气候对当地传统民居影响的是(     
A.木构架承重,木材丰富B.中层居住,多雨防潮
C.房顶坡度小,干旱少雨D.墙体厚实,冬暖夏凉

5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两块相同的木板(模拟土坡)、沙土、草皮、自来水、两个水壶、两个水槽。步骤:①在坡度一致的两块木板上铺等量的沙土,其中一个再铺上草皮。②用装有同等水量的水壶分别在两沙坡上以相同高度、速度持续浇水,水流最终分别流入下方的甲、乙水槽中。③观察坡面的形态变化和水槽中堆积物的数量差异。



1.从该实验中可知,沙子逐渐沉到水槽底部的现象是模拟(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2.若某区域正经历从乙图到甲图的演变过程,则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A.降水变化率减少B.土壤肥力增加C.河流含沙量增大D.风力堆积明显
2024-01-10更新 | 82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这些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被破坏,就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1)甲、乙两处地貌分别是______________,形成过程是____
(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该洞穴中地下暗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简述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4-01-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迎考地理试题(一)

7 . 渍涝是因洪涝而造成的地面积水。下图为江苏省1961—2014年渍涝灾害总次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苏南相比,淮北渍涝灾害较轻,主要是因为淮北(     
A.地势较低B.降水较少C.河湖较多D.植被较密
2.江苏省主要农作物中,抗渍涝能力最强的是(     
A.小麦B.油菜C.水稻D.玉米
2024-01-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银杏树种最早出现于石炭纪,被科学家称为“古生物活化石”。秋风起,赏银杏,10月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江苏南京的银杏谷,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悉,玄武湖、钟山等多个景区的景观道路秋冬季节实行“落叶不扫”(图)。完成下面小题。



1.银杏被称为“古生物活化石”最重要的原因是(     
A.寿命极长,生长速度缓慢B.生长繁殖适应地理环境的演变
C.分布广泛,曾经遍布全球D.银杏植株的形态特征变化极小
2.从北京到江苏到云南,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地形B.降水C.光照D.热量
3.“落叶不扫”的主要意义有(     
①减少劳动投入②增加土壤肥力③提升观赏价值④促进生物循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 2016年8月底至9月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流域古乡段暴发泥石流。左图为“本次泥石流发生前后的每日降水量累计折线图”,右图为“本次泥石流在帕隆藏布江边形成的堆积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单日降水量最大是(     
A.8月28日B.9月2日C.9月5日D.9月7日
2.推测本次泥石流的流向为(     
A.东南向西北B.西北向东南C.东北向西南D.西南向东北
3.泥石流堆积体可能会使该河段(     
A.形成河流阶地B.对岸侵蚀后退C.上游河床加深D.下游形成宽谷
2023-12-1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雨水花园,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表洼地可以增加降水②树皮覆盖层可增加土壤有机质③种植土层土壤侵蚀减弱
④砂层可以防止排水管堵塞⑤砾石层可保持土壤湿度⑥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净化水质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⑥D.②⑤⑥
2.与硬化路面相比,雨水花园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     
A.蒸发环节B.降水环节
C.下渗环节D.水汽输送环节
3.下列城市最适宜大面积发展雨水花园的是(     
A.北京B.乌鲁木齐C.杭州D.拉萨
2023-12-1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