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境内关外”、“自由便利”、“全面开放”等特征,能促进经贸要素的便捷流通,提高经贸各方的经济效益。左图为某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地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图示区域自然灾害频发,政府建立了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右图为海口气候资料统计图。

      

(1)某公司准备将100吨不锈钢建材从海口运往澳大利亚悉尼,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此运输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
(2)根据海口气候资料统计图,推测左图区域在8—9月份降水多最可能由____活动引起并易引发的海洋灾害是____。红树林应对此灾害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3)根据材料,为我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出建设路径。

2 . 辫状水系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汉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瓣的水系,散乱多变,也称为游荡型河道。下图为冰岛某沉降盆地的河流水系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灰对该河流的影响是(     
A.落差变大B.河床变宽C.稳定河床D.固结河岸
2.图示M处河岸始终稳定,推测其可能是因为(     
A.流量稳定B.沉积层厚C.凹岸沉积D.基岩岩性坚硬
3.图中沙洲土壤(     
A.质地粗糙B.有机质含量高C.颗粒分选性强D.磨圆度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纵穿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11个省(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人口聚集区。杭州一学校地理研学团计划分三个小组分别走访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群,将实地调查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对长江经济带“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研究。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群部分“三生”空间情况图。



(1)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近代以来,受上游丘陵区人口增加影响,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周边地下水位____(填上升/下降)。按照环境问题的性质,长江上游破坏植被、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属于____(填环境问题类型)。
(2)走访成渝城市群的小组来到了山城重庆调查居民生活空间,见到了轻轨穿居民楼而过的景观,影响图示景观修建的主要因素是____。重庆市郊多采用地上轨道交通的方式而非地铁的主要原因是____
(3)走访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小组来到了湖北武汉调查生态空间,了解到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湖泊数量已由过去的约1000个下降到如今的260多个,以下属于湖北省湖泊数量变化的人为原因的是____。(填序号)
①围湖造田②过度引湖水灌溉③城镇化建设④泥沙淤积
为防止因湖泊数量下降造成洪涝灾害加剧,在江汉平原河道可采用加固堤坝、________等工程措施防治洪涝灾害。
(4)走访长三角城市群的小组来到了上海陆家嘴CBD,调查了当地金融、法律服务、信息、商务等核心产业,按照服务业服务对象划分,以上产业属于____服务业。组员调查时发现有一些企业选择搬离CBD,如果你是大型服务业企业的决策者,你是否会选择将总部搬离CBD,请表达观点并说明原因____
2023-07-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地理试卷1

4 . 近年来,我国农田生态环境不断好转,黑龙江、吉林、江西、四川等省区的稻田里均发现了古老的生物“中华鲎虫”。据研究,鲎虫最早出现在距今2亿年前,比恐龙还要久远。下表为地质年代简表,下图鲎虫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据今年代/亿年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界植物界
新生代第四纪0.026人类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第三纪晚第三纪0.23哺乳动物时代
早第三纪0.66
中生代白垩纪1.45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
侏罗纪2.01
三叠纪2.52


1.鲎虫最早出现在(     
A.二叠纪B.三叠纪C.侏罗纪D.白垩纪
2.推测鲎虫生存环境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湿地C.温带草原D.寒带苔原
2023-05-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见图甲)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图乙为“山东省费县梁邱镇杨树行村鸟瞰景观图”。


材料二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一些发达地区,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明显。图丙为“广州市南沙区大稳村发展规划示意图”。



(1)按照土地利用类型,指出杨树行村和哈尼民族村各功能区范围和面积大小。
(2)说明杨树行村和哈尼民族村“林—田—路—村”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推测两村“田—村”位置差异的主要原因。
(3)简述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的意义。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布沙漠为一狭长带状沿海平原沙漠,地势由内陆向沿海呈阶梯状降低。该沙漠中数以万计的怪圈赤裸着红沙土,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这种圆片状地块被称为“仙女圈”。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下图示意非洲南部局部地区及“仙女圈”景观。



(1)从下垫面角度,说明“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的原因。
(2)分析“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的原因。
(3)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请为该观点提供理论依据。
2022-04-06更新 | 93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7 . 板根(见下图),也被称为板状根,是热带雨林高大乔木常见的根部形态,具有支撑、吸收营养、呼吸、改变微环境等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胸高处的直径)被认为是板根发生的指标因子,且板根的数量和大小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加。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其他树木根部相比,板根在高大乔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支撑B.吸收营养C.呼吸D.改变微环境
2.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的主要原因是(     
A.雨林地区土层薄,根系易在浅层发育B.便于热带雨林高大乔木种群的扩散
C.深层土壤板结严重,板根难以深入D.利于发挥其呼吸和吸收养分的功能
3.板根改变微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提高土壤温度B.缩短土壤冻结期C.拦截土壤养分D.减少地表水下渗
2023-09-27更新 | 116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知识清单)——专题五植被与土壤01植被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文鱼属冷水性鱼,主要生产国有日本、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新疆尼勒克县地处喀什河畔,拥有水域面积7.3万亩的三个大中型水库,水温常年在8℃13℃、水质清澈。尼勒克县通过大型生态环保网箱、半封闭循环水系统、上游饲料包材、下游仓储冷链物流、推动鱼旅融合等措施成为世界一流的三文鱼产业基地。

材料二山体效应是陆表山地隆起或抬升后造成山体同海拔气温内部高于外部的现象。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区积雪量大。下面左图为新疆局部区域简图,右图为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山隆起区夏半年同海拔气温剖面图(图中气温为转换成天山平均海拔2216米的气温)。



(1)推测尼勒克县发展三文鱼产业的出发点。
(2)从第三产业角度,说明尼勒克县发展三文鱼产业的措施。
(3)从大气的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在山体效应作用下A、B、C三处同海拔气温的差异。
2024-02-01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中学,如东一高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
2022·云南昭通·模拟预测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地处贵州省东北部,位于北纬27°47'~28°02'、东经108°36'~108°49'之间,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其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5米,由坚硬的板狄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层层堆叠而成。全境山势雄伟,重峦叠嶂,沟谷深邃,瀑流跌宕。梵净山动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物种多,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如:珙桐、冷杉、黔金丝猴、豹等。珙桐是第三纪(距今约6500万年-250万年)古热带植物的孑遗,喜生长在气候凉爽、潮湿背阴的环境中,该区拥有全球亚热带地区最大的珙桐连续分布区。佛光是太阳光与云雾中的水滴经过衍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非常罕见的特殊自然现象。梵净山的蘑菇石、九皇洞、新金顶都是佛光多发地带,为游客带来奇异的旅游体验。



(1)根据图文材料,推测梵净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2)试分析梵净山佛光多发的原因。
(3)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梵净山珙桐等孑遗物种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
2022-01-19更新 | 69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1月) 地理试卷

10 . 施秉喀斯特地貌区位于贵州省东部的施秉县北部,该区域内没有大型的溶洞,地下喀斯特地貌也不发育,仅在陡崖上分布有一些岩屋和直径小于1米的溶蚀小洞。该区域森林覆盖率达94%。下图为施秉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2.导致该地区地下喀斯特地貌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好B.表层土壤浅薄C.岩层可溶性弱D.植被稀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