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1 .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
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构建生态景观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增大气温日较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意大利的实验性农业项目“尼莫花园”创立于2012年,其主体是海底农场,占据的水域面积约100平方米,由5个透明塑料材料制作的充气“生物圈”组成,用绳素固定在海底,悬浮在水面以下6米至10米的海中。启动时作物所需淡水由潜水员带入,之后完全可以自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物圈”内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完全可以自给,推测其原因是(     
A.利用海水淡化水B.利用内壁的冷凝水C.叶片直接吸收水汽D.就近利用海水
2.实验初期,“尼莫花园”项目只在每年的5~9月进行,其原因可能是(     
①海上风浪小②昼夜温差大③光照充足④陆地水资源短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1-29更新 | 149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教材精创】第一章 从宇宙看地球测试卷(2)-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3 . 威海某中学暑假进行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了东北平原、江南丘陵、陕北高原等地的土壤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北平原的黑土相比,江南丘陵的红壤(     
A.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弱B.土壤腐殖质的累积量大
C.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D.地形使土壤的厚度增大
2.陕北高原的黄土(     
A.有机质含量较低,故呈黄色B.适宜种植谷子等耐旱作物
C.应大量施用化肥,提高肥力D.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强

4 .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2023-01-22更新 | 338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二单元第三节 生物圈与植被(鲁教2019版必修一)

5 .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针C.针阔叶混交林D.针叶林
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
2022-12-31更新 | 671次组卷 | 49卷引用: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6 . 瀉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一鴻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下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帕图斯湖是雅库伊河和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海水作用是(     
A.洋流自南向北搬运泥沙形成B.波浪不断侵蚀沿岸泥沙形成
C.波浪使泥沙平行海岸堆积作用D.沿岸洋流提供丰富的泥沙作用
2.下面对于帕图斯湖东岸的沙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飓风冲刷海岸B.沉积物质颗粒杂乱
C.长度与宽度不断减小D.作为港口防波堤
3.对帕图斯湖动态演变推理合理的是(     
A.随时间变化面积越来越大B.流域植被恢复可减缓沼泽化
C.径流增大湖泊深度也增加D.渔民人工养殖可减缓沼泽化
2022-11-25更新 | 1465次组卷 | 39卷引用:2.1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学易精品同步课程

7 . 短生命植物是生长在干旱荒漠地区,能利用早春雨水或雪水,在夏季干旱来临之前即可完成开花结果等生命周期的一类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短生命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A.茎上开花B.根系较深C.叶面宽大D.植株矮小
2.短生命植物生命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     
A.动物践踏B.气温过高C.水分缺乏D.盐渍侵害
2022-11-17更新 | 1033次组卷 | 20卷引用:5.1植被(分层练习)-【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8 . 图为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760)反映我国某地区一种地貌的形成过程,虚线表示被遮挡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现在该地貌的外部形态最接近于(     
A.锥状B.洼地状C.蘑菇状D.柱状
2.图中箭头最可能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
3.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降水丰富,河网密布
C.岬湾相间,坡陡水深D.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2022-10-19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地势落差较大,多发季节性暴雨,易引发山洪。为应当地自然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

(1)从降水、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地易发山洪的原因。
(2)说出该地聚落的空间形态,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a处的原因。
(3)说明该地“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的意义。
2022-09-19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主题04 城乡空间(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必修第二册)

10 . 下图为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体现了(     
A.自然环境要素的单向性影响和变化
B.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C.多种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才能影响自然环境整体的变化
D.自然环境的独立性
2.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
C.水土流失都会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
D.东北平原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
2022-09-03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