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宜兰全年多雨,台湾俗谚“竹风兰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风而宜兰多雨的现象。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沙丘,台湾俗谚“龟蛇把海口”中的“蛇”就是指海岸连绵的沙丘。下图为兰阳平原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兰阳平原海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     
A.河流搬运B.风力沉积C.沿岸流冲刷D.海浪搬运
2.兰阳平原海岸沙丘对当地的影响是(     
A.沙丘使当地降水增多B.减轻风暴潮的侵袭
C.扬沙天气发生频率高D.河口易形成冲积扇

3 . 智能温室,是设施农业中的高级类型,拥有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直接调节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诸多因素,可以实现全年高产、稳步精细蔬菜、花卉,经济效益好。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地的温室大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温室(     
A.阻截了地面的长波辐射B.增强了的大气逆辐射
C.增大了室内气温日较差D.阻止了室内外热交换
2.随着季节变化,调控系统应采取的措施有(     
A.3~5月,应滴灌以增加土壤含水量B.9~10月,降低空调温度以防水分过度消耗
C.12月~次年1月,应加强通风换气D.6~7月,延长室内照明以增强光合作用
3.智能温室使作物高产、稳产,主要是改造了小区域的(     
A.土壤B.地形C.气候D.水源

4 .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直线距离250多km,是沙质荒漠化典型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3℃之间。大风日数(≥8级)在60-80天。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8%。该区域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植被以沙地植被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沙地西部形成流动沙丘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①植被稀疏,固沙能力弱②大风日数多,搬运频繁③过度放牧,草地退化④地处板块交界处,岩层破碎⑤生产、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紧张⑥气候干旱,物理风化作用强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⑥
2.每年7-9月,该地(     
A.沙丘的流动性增强B.大风日数增多
C.草场载畜量增加D.深层土壤含水量减少
3.该沙地(     
A.绝大部分为干旱地区B.治理应以植被自然恢复为主
C.半流动沙丘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D.不会对北京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8年4月5日下午,北京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出现雨雪天气,其中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已出现大到暴雪(5毫米至15毫米)。下图为该日北京某停车场上,出现的一个个白色的“雪馒头”,排列整齐,大小相近,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此次华北地区普遍降雪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利于缓解旱情,促进冬小麦生长②增加土壤保温能力,适合早春作物的播种
③融雪可增加土壤水分,抑制沙尘暴④可能破坏交通、通讯等设施,影响居民生产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北京停车场出现“雪馒头”的原因可能是(     
A.方砖中心空洞土壤获得的太阳辐射比边缘少B.方砖与中心空洞土壤比热容存在差异
C.为了整齐划一且美观而人为制作D.方砖与中心空洞土壤热量来源不同
2022-08-15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8-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示意图及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之前阶段土壤肥力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热带雨林(     
A.群落生产力低B.枯枝落叶少C.生物循环旺盛D.淋溶作用弱
2.雨林迁移农业连续耕作阶段是(     
A.①一②B.②一③C.③一④D.④之后
2022-08-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说明该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
(2)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该国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2-08-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在图示区域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甲地的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乙地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矮小、分支多、树干弯曲、根系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这些树木虽多年生长,但一直难以成材成林。

材料二: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地区,植被蒸腾的水分一般树木大于草地,且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



(1)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说明甲地实施退耕还林(草)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3)分析乙地树木难以成材成林的自然原因。
(4)分析在乙地连片种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022-08-14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二)

10 . 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B.南极长城站有极昼现象
C.北京的日出时间逐渐提前D.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
2.从数九歌谣可以推断出,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南B.西北C.华南D.华北
2022-08-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