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mm(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mm,年均温约21℃。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1-29更新 | 711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3章 大气的运动 测试题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2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9-20高一下·山东济南·期末
名校

3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2.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1-06更新 | 1266次组卷 | 37卷引用:考点26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帮

4 . 中国气象局介绍,截至2020年7月29日,上一个台风“鹦鹉”生成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经沉寂了超过40天,预计7月底之前台风生成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月底前仍无台风生成,2020年将是1949年以来首个7月“空台”的年份。下图为“2020年副热带高气压和常年副热带高气压位置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太平洋全年都有台风活动,一般发生频率最高月份是(     
A.6月B.7月C.8月D.9月
2.导致我国7月出现“空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入夏以来副热带高气压持续偏弱、偏东
B.入夏以来副热带高气压持续偏强、偏南
C.西北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
D.中国内陆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
3.推测7月“空台”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东北、华北地区旱情严峻
B.长江流域梅雨开始晚、强度小
C.黄河流域面临凌汛威胁
D.华南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少雨
2023-08-08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西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二上·山东·期中

5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38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二章 区域发展(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0-21高三·安徽·阶段练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是疏松多孔体,其间分布大小孔隙,这使它具有存蓄和调节水分的功能,因此称其为土壤水库。土壤水库具有蓄水、供水、水文调节和侵蚀控制的功能。玛纳斯河发源于新疆天山北部,注入准噶尔盆地,全长约400km,水量补给依靠高山区冰雪融水和中高山区降雨。玛纳斯河流域具有典型的山盆体系,由南向北依次为山地、绿洲和沙漠。该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以河流为依托,呈带状或片状形式分布在山前冲洪积扇、扇缘和冲积平原上。


      
(1)分别指出扇形地上部、扇缘带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换关系。
(2)试说明专家提出在该区域山前洪积扇建设地下水库的理由。
(3)研究发现冲积扇扇缘带表层土壤盐度比扇形地上部高,试分析原因。
(4)指出玛纳斯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023-07-17更新 | 159次组卷 | 6卷引用:押大题07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7 . 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痕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A.1月,海拔1000米以下B.4月,海拔1000米以上
C.7月,海拔1000米以下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
2.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A.天敌多,食物少B.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D.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3.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A.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B.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C.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D.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2023-07-11更新 | 1365次组卷 | 65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分水岭盆地(下图)是在地质历史时期板块挤压而成的;在该盆地内发育的常流河R向东通过垭口(高大山脊的鞍状坳口)注入北普特拉河;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头山区冰川广布。后气候转暖,冰川大规模消融,北普特拉河径流量剧增,而R河流量却呈减少趋势并逐渐演变成季节性河流;同期,地壳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大分水岭盆地出口被封闭,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平均海拔约2100米,年降水量为120--300毫米,沙丘广泛发育。

(1)简析冰川消融期大分水岭盆地封闭的原因。
(2)说明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的原因。
(3)分析垭口处沙丘发育对阻止R河外流所起的作用
(4)大分水岭盆地自封闭以来,盆地底部地表物质中的盐类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这些盐类物质的富集过程。
2023-04-24更新 | 53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月考(六)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阴山山脉南北两坡极不对称,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大部分洪积扇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由下而上减小。

材料二下图为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示意图及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1)分析阴山山脉南、北坡地形地势的差异。
(2)描述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根据阴山南坡洪积扇的发育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2023-03-13更新 | 1639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三)地理试题

10 . H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约375毫米,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图示意H河流域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H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主体位于第三级阶梯B.地处我国干旱区内
C.地势总体北高南低D.东部山地较为集中
2.推测灌溉农业区不断向西扩张带来的影响有(     
①沙化土地增多②湿地面积扩大③空气湿度增加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