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沙柳沙障是可再生、可持续的沙障,在防风固沙、促进植被恢复、改良土壤等生态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毛乌素沙地设置沙柳沙障6、8、10、11、12年的沙丘迎风坡(裸露沙丘地作为对照)土壤各层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时空变化测试分析,结果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5个设障年限中,沙丘迎风坡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A.各层有机质含量在设障期间均持续增加
B.各层有机质含量在设障期间均持续减少
C.各层均以10年为界,之前持续增加,之后则降低
D.有机质含量表聚效应不明显
2.假设土壤有机质与沙丘的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度在设障10年达到最高值后开始减小
B.植被覆盖度在设障期间一直提高,出现群落演替趋势
C.植被覆盖度在设障10年达到最高值后保持稳定趋势
D.植被覆盖度在设障11年达到最高值后开始减小
3.根据测试分析结果,有专家建议,10年以后需要对沙柳进行平茬等处理。所谓平茬是将树木从根颈处全部剪截去上面的枝条,其好处是(     
A.增加当地的薪柴供应,提高经济效益
B.提高防风蚀和固沙阻沙作用
C.增加自然生长草本植物间对养分的竞争
D.减少其对土壤养分的消耗,以实现土壤改良作用
2022-03-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2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神奇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下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图像。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贝加尔湖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南部晚,其原因是(        
A.北部和西南端周边地势高B.北部和西南端受冷高压影响时间长
C.北部湖面狭窄,西南端湖面风速小D.北部纬度高,西南端湖水较浅
2.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38℃,而冰层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A.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B.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C.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3.“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崩岗是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山坡土(石)体受破坏而崩坍和受冲刷的侵蚀现象,易对生态、农业、经济、景观等造成严重影响。崩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集水区、崩壁、崩岗体、沟道、洪积扇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密切。在我国南方崩岗造成的土壤侵蚀现象较为严重,经我国学者多年的实践研究,综合利用各项生物、工程措施,形成了“上截、下堵、中间削”的经典崩岗治理模式(下图)。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崩岗危害的形成过程。
(2)将图中崩岗治理措施按照“上截、下堵、中间削”的治理方式进行分类。
2021-05-21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5月针对性训练(二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柚木多分布在海拔7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喜光喜湿,适宜生长的绝对温度不低于2℃,生长旺盛期需降雨量1100~3800毫米,忌土壤过湿。

材料二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仰光市是该国最大港口和林木加工基地。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盘山公路运输。2014年,缅甸政府颁布削减天然柚木砍伐、限制原木出口条例。下图为缅甸及周边略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甲地区有利于柚木生长的自然条件。
(2)指出乙河流域在11月~次年4月的主要气象灾害,简述缅甸减少天然柚木砍伐对该气象灾害的缓解作用。
(3)说明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公路运输的原因。
2022-06-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方左图为贵州双河洞模式图,图中a地貌景观有类似树轮的“年纹层”,这些“年纹层”通常以深浅交互的生长条带自下而上平行展布,如右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双河洞地貌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是低(     
A.温暖干燥的气候B.植被覆盖率较低C.地下水资源丰富D.可溶性岩石广布
2.“年纹层”大多数情况下每年增加一组,被称为破解古气候的密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纹层宽往往代表低温的年份B.年纹层窄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
C.年纹层宽的年份植物生长茂盛D.年纹层窄的年份流水作用较强
3.图示地貌类型对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土层浅薄,土壤贫瘠B.易引发地质灾害
C.光热充足,降水充沛D.利于地表水存储
2022-02-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2023-06-12更新 | 14096次组卷 | 50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区的鼠兔繁殖能力强,能够满足香鼬、沙狐、狼甚至老鹰、秃鹫等动物对肉类的需求。高原鼠兔善于挖洞以躲避天敌,其洞穴还能够保护其他动物、为其他动物提供育雏场所。高原鼠兔挖掘洞穴将松软的泥土带到表面,为植物种子萌发提供一定条件,洞穴可以涵养水源,粪便可以改良土壤。下图示意高原属兔分布地区。



(1)指出青藏高原鼠兔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说明青藏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土壤的改良作用。
(3)分析高原鼠兔对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
2021-05-30更新 | 41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读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土壤形成阶段所对应的字母:成土母质:____;原始土壤:____;成熟土壤:____
(2)在土壤四个组成部分中,A缺少的是(     
A.无机质B.有机质C.水D.矿物质
(3)成土过程的标志是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开始着生,它出现在____(填字母)阶段。
(4)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____,它多集中在土壤的____(表层或深层)。
(5)土壤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积累过程和____的富集过程两方面。
2022-08-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科)

9 . 托木尔峰为天山山系最高峰,断裂发育,且遭受冰川、流水及其他外力的地质作用,山区地形破碎而复杂多样,使各带的成土条件显著不同。永久积雪带和与其相连的峭岩陡坡,虽占高山相当大的面积,但对土壤发育及其分布无多大意义。如图示意托木尔峰南北坡土壤垂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永久积雪带和与其相连的峭岩陡坡处土壤发育程度差的主要原因有(     
①淋溶作用强②风化壳不稳定
③缺乏高等植物着生④生物循环旺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地带土壤最肥沃的是(     
A.南坡2500米B.南坡3500米
C.北坡2500米D.北坡3500米
3.天山高海拔地区分布着一种垫状植物,该植物一般叶子细小,其作用主要是(     
A.减少蒸腾作用B.避免强光照射
C.减少大风侵袭D.增强吸附作用
2021-12-2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智慧上进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总复习阶段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
(3)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____状况,影响土壤的____
2022-02-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