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省的阿者科哈尼古村落,坐落于哀牢山的半山腰,海拔1920米,距离最远的城镇28千米,2014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域。蘑菇房是哈尼村落的一大特色蘑菇房依山势而建,以石为基,以木为柱和横梁,屋顶由平顶和斜面构成,斜面多用稻草和茅草,村落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底。

(1)简述阿者科古村落保存完好的原因。
(2)分析“蘑菇房”房顶修成平顶和斜面的作用。
(3)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蘑菇房”大量被废弃。你是否赞同大量废弃阿者科古村落的“蘑菇房”,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4-19更新 | 63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安化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安哥拉全年分干、湿两季。干季相对凉爽,西部沿海经常有很重的雾,被人们称为雾季20194~8月安哥拉西南部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

材料二安哥拉是一个富饶的国度,石油、天然气和铜矿等矿产资源丰富。境内以公路运输为主。

材料三下图为非洲国家安哥拉简图。



(1)推断安哥拉主要的地势特征。
(2)分析安哥拉西部沿海出现“雾季”的原因。
(3)目前甲地的铜矿通过内河航运输送至沿海港口的较少,基本以公路运输为主,请说明原因。
2024-03-17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细胞携带的一类大分子,沉积物DNA被广泛用于气候变化、农牧活动及人地关系演变等研究。表土DNA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且更易被黏土吸附;气候、植被、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着表土DNA浓度。地处青海湖盆地的布哈河流域,海拔高达3000m以上,各河段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畜牧主要集中在中游,下游以农耕和畜牧交互利用的方式为主。下图示意2021年布哈河干流表土的颗粒组成及DNA浓度。

(1)概括布哈河干流表土颗粒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
(2)与上游相比,中游表土DNA浓度高,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其原因。
(3)指出下游农耕活动对表土DNA浓度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024-03-15更新 | 49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4 . 某游客在兰萨罗特岛(下左图)旅游时发现这个小岛由黑色的火山岩、白色的小楼、绿色的仙人掌和蔚蓝色的大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并向南随手拍摄一张照片(下右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游客在该岛还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A.大树藤蔓缠绕B.岩溶地貌广布C.海面浓雾弥漫D.水田鳞次栉比
2.图3拍摄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1月B.7月C.9月D.3月
3.右图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最可能为(     
A.5时B.14时C.19时D.22时
2024-03-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滩砂是由波浪淘洗而成的沉积体,广泛发育于临近湖泊浅水的区域。20198月,某发现计划科考队赴我国青海湖沿MN一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图1),并在丙滩砂挖掘了AB两处剖面(图2)。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青海湖处于构造运动中,周围山地持续上升,气候由湿润转为半干旱。最新监测发现,近年来该地区气候有暖湿化趋势。



(1)描述考察区MN一线的剖面形态特征。
(2)说出甲、乙、丙三处滩砂的物质来源,并推测三处滩坝形成过程中湖平面升降的原因。
(3)若全球变暖使湖平面再度上升到古湖平面②的位置,预测甲、乙、丙三处滩砂规模的变化。
2024-03-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博斯腾湖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较发达,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沿河两岸生长着成片的胡杨林,在沙漠中形成绿色走廊。近几十年来,这里的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大西海子水库修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绿色走廊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2)简要说明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
(3)根据整体性原理,简述大西海子水库给塔里木河下游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4-03-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边界层(图左)是大气污染物易于累积、混合的区域,其高度与气温、下垫面和水汽凝结等因素密切相关。大气层结(大气温度等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越稳定,越不利于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抬升。每年1~5月,与云南西南部接壤的缅甸、老挝春耕烧荒现象严重,产生了大量大气污染物。在对流层的中、低层偏西气流引导下,云南省西南部地区大气边界层的大气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图右示意1980~2020年云南省春、夏季逐时次(每小时一次)平均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

(1)云南夏季白天平均大气边界层高度普遍较低,请从降水角度分析原因。
(2)分析云南西南部地区春季白天大气边界层高度内,外来大气污染物多的原因。
(3)针对云南西南部的跨境大气污染,有专家建议制定跨境大气污染治理的合作框架,请设计合作框架的内容。
2024-03-02更新 | 41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8 . 青藏高原盐湖星罗棋布,是我国盐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泽错盐湖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湖面海拔4973米,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锂矿盐湖,卤水中锂含量较高。下图示意泽错盐湖地理位置及周边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是我国盐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主要是因为(     
A.深居内陆,地形封闭B.多内流湖,蒸发量较大
C.冰雪融水含盐量较大D.多夜雨,气温年较差小
2.据图可推知,泽错盐湖(     
①呈南北向延伸②地质构造稳定③总体东深西浅④湖水冰冻期短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2-06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9 . 苏宏图盆地位于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晚第四纪期间形成了统一的古大湖水系,后因气候变化,湖水干酒,留下沙地和盐结壳。苏宏图盆地内发育了多座沙丘,沙丘单体规模较小,位置和形态较为稳定。下图示意苏宏图盆地沙丘分布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1.苏宏图盆地内沙丘皆分布在甲地,主要原因是甲地(     

①风速较大②降水较少③地势低平④沙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苏宏图盆地内沙丘单体规模小,且位置和形态较稳定,最可能是因为(     
A.沙面盐壳较厚B.地下水丰富C.沙丘含水量高D.植被覆盖多
2024-02-05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最适水温为18~25℃,一年内会进行产卵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所到之处鱼群集中,形成鱼汛。冬季风的强弱对大黄鱼越冬渔汛的开始时间和规模有较大影响。“国信1号”智慧养殖工船可以模拟大黄鱼洄游生长路线,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进行游弋式养殖。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鱼类生长速度加快。图示意大黄鱼的天然洄游及游弋养殖路线。

(1)分析大黄鱼索饵场海域饵料充足的原因。
(2)分析甲海域成为大黄鱼越冬场的水温条件。
(3)分析冬季风的增强对大黄鱼越冬场渔汛的影响。
(4)推测“国信1号”游弋到黄海千里岩的季节,并说出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游弋式养殖模式的优势。
2024-01-09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