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2 道试题

1 . 黄河入海口西北侧某海域(下左图)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该海域冲淤变化(冲蚀和淤积相结合的变化)显著。某科研团队对该海域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右图为1976~2014年研究区域内-5m和-10m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2~2014年研究区域内海岸线最可能(     
A.向内陆变化B.向海洋变化C.不发生变化D.无法判断
2.造成2002~2014年研究区域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黄河沿岸流域大气降水增多B.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C.黄河沿岸煤矿开采面积增大D.黄河中上游调水调沙频繁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气候的变化一方面会促进生物的演化,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大灭绝是指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地球上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科学研究发现:海平面的升落与地球表面冰川体积关系紧密,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川凝固,海平面下降。下图示意地球物质历史上五次大的生物大灭绝时期生物灭绝比例及其对应的地理现象。



(1)据图文材料归纳地球历史上前四次生物大灭绝时期共同的气候变化特点及推理依据。
(2)概括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生物灭绝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
(3)一般认为,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使得大量高密度尘埃弥漫天空,使得地表环境明显改变,最终导致恐龙灭绝。简述尘埃遮蔽天空后,地球环境发生的改变。

3 . 非洲有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树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下图为非洲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上述地点中“猴面包树”储水的时期为(     
A.4月-9月B.6月-9月C.7月-8月D.10月-次年3月

4 .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
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构建生态景观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增大气温日较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 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A位于____游;B位于____游;C位于____游。
(2)该河位于____半球,判断理由____
(3)在A处河谷的成因是____,在B处河谷的成因是____,在C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____
(4)如果B河段处高原地区,该区聚落的分布规律是____
(5)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____处。理由____
(6)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首次成功降落火星。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密度相当于地球的百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上遍布着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的陨石撞击坑。较大的陨石撞击坑又称“环形山”,是大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后撞击而成的环形凹坑(下左图)。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示意图。



(1)写出“揽星九天”标识中字母对应的天体名称:B____,E____
(2)推测对火星表面探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
(3)与地球相比,指出火星表面撞击坑密布的原因。
(4)有人设想,在火星表面进行探测的火星车可采用风能作为能量来源,你认为是否可行?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02-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南极磷虾集中分布于的南极洲沿岸的聚合带。这个聚合带位于55°S~80°S之间,海水温度为1.3~3°C,是由西风漂流与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两大洋流之间,出现了大漩涡,如威德尔海。南极磷虾聚集在这个海域,形成了南极洲的一大族群,为其他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南极磷虾数量巨大,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上粮仓”。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活动。下图中红旗代表我国某渔业集团2010年南极磷虾捕捞海域,阴影代表磷虾集聚区。



(1)分析南极洲沿岸聚合带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指出船员在威德尔海海域捕捞作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2023-01-3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建水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连接四川成都和西藏拉萨,是继青藏铁路后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大动脉。川藏铁路的桥隧比将高达85%以上,而整个项目最长、难度最大的隧道就是“易贡隧道”,全长42公里多,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技术的进步,使得修建长距离隧道成为现实。

材料二:川藏铁路示意图(如图)。


材料三:当隧道与含水地层连通时,需要疏排地下水。川藏铁路某隧道所在的地表分布有河湖沼泽等湿地,植被丰富;该地地下水盐度高、温度高,地下水水面坡度大致与地形坡度相同。隧道建成后,需要持续疏排地下水,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明显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1)川藏公路于1969年全线通车,与川藏公路运输相比,说出川藏铁路运输的优势。
(2)说出该铁路建成后对西藏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
(3)说明“易贡隧道”设计方案能够被采用的理由。
(4)据材料三中图文信息,分析该隧道的地下水疏排工程可能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023-01-31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干湖流域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封闭式内陆盆地,沉积层深厚。苏干湖水系属于柴达木内流水系中西北端的一个独立水系,大苏干湖平均水深约为2.8米,小苏干湖平均水深为0.1~0.6米。小苏干湖湖水经齐力克河流向大苏干湖,两湖相距约20千米。



(1)推测苏干湖流域植被的分布特征。
(2)说明苏干湖流域多戈壁荒漠的原因。
2023-01-3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地理试题(五)

10 .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减弱B.b增强C.c减弱D.d增强
2.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对改善城市环境的积极作用是(     
①缓解城市用水紧张②提高城市空气质量③缓解城市内涝灾害④增加城市用地面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     
A.城市热岛效应减弱B.降水增多C.河流流量下降D.河流流速减小
2023-01-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建水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