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6 道试题

1 . 独库公路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全长560公里,一般在6月份开放,10月份左右封闭。独库公路是一条“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已成为著名网红打卡地。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独山子至库车将建设一条全年开放的高速公路。图为“独库公路沿线地区地形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独库公路成为网红打卡地的主要原因是(     
A.景观独特丰富B.距离客源地近C.消费水平较低D.交通通达度
2.为确保新建高速公路全年开放,首先要注重(     
A.防风沙侵袭B.防积雪冰冻C.防冻融沉降D.防泥石流掩埋
3.独库公路沿线停车点密度远高于同等级公路的原因最可能是(     
A.路途遥远便于补给B.交通拥挤便于避让
C.灾害众多便于避险D.景点众多便于观景
2022-11-10更新 | 512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庐巢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集体练习(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谷和河流地貌。

材料二下图为湄公河流域图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图。


材料三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侵蚀速度。下图为黄河三角洲面积1976~2004年来的变化趋势。



(1)比较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出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过程。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90年到2003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盆地内,南部有多条河流汇入,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最大深度12米。其东北部的博德莱洼地(海拔155米)是整个乍得盆地的最低处,其地下水矿物质构成和乍得湖湖水几乎一致。这一夹在撒哈拉大沙漠和热带草原间的巨大内陆湖,因其含盐度只有千分之零点几而成为奇谈。

乍得湖沿湖一带土地肥沃,草类茂盛;湖滨沼泽广布、芦苇丛生、鱼类穿梭、鸟类集聚;东部被水道分隔成许多岛屿,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整个乍得湖地区居住了2000万居民,成为非洲重要的人口聚集区。但近几十年间,乍得湖面积萎缩了90%以上,严重影响到了该地区的经济活力。

(1)试分析乍得湖成为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2)列举乍得湖沿岸居民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利用的湖区资源。
(3)请为沿湖各国应对湖泊萎缩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2-11-03更新 | 48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



(1)描述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描述该地貌景观的特点。
(2)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学者研究发现,农耕文明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明显加快,试分析其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气温差是指近地面与大气之间的温差,对地表热量平衡有重要影响。地气温差受风速、降水、日照时数、蒸发量、相对湿度等的影响。图示意上海地区地气温差夏季和冬季变化显著的影响因子(其中降水与地气温差呈负相关,其他因子呈正相关)。



(1)分别指出影响上海市夏季和冬季地气温差的主要因素。
(2)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说明夏季降水对上海白天地气温差的影响。
(3)分析上海市中心城区比郊区地气温差小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下图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2)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图乙)。



(3)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亘半岛,最高峰加尔赫峰海拔2468米。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大冰盖面积达660万平方千米,厚度3000米,向南覆盖到48°N的广大欧洲地区,古冰川作用显著。距今12000-8000年时,冰川消退,菠萝的海形成。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位置和地形。



(1)说出斯堪的纳维亚山地的地形特征。
(2)推测第四纪以来波罗的海的形成过程。
(3)说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现在仍有冰川存在的原因。

8 . 以下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760)反映我国某地区一种地貌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现在该地貌的外部形态最接近于(     
A.沙丘B.洼地C.蘑菇状D.柱状
2.该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光照充足,温差大
C.降水丰富D.气候海洋性强
9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等优点。它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带,海草房以厚石砌墙,通常有两面的屋顶,也有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屋顶用晒干的海草苫盖,最厚处达4米,屋脊的建造左右倾斜为50°(下左图),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现在越来越多原先住在海边的年轻人涌进了城市,即使在村子里居住,他们也宁愿选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悄然替代海草房了(下右图)。


(1)联系当地的气候特征,指出当地海草房的环境适应性。
(2)与红砖红瓦的大瓦房相比,说明海草房被称为生态民居的原因。
(3)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在悄然替代海草房,说出海草房衰落的原因。
2022-08-09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壤土质地中,三类不同粒径土壤比例差别较小,砂土、粉土、黏土均以一种粒径为主。读实验相关数据表,回答问题。

土壤质地(%)砂粒40457814
粉粒25251419
黏粒3530867
水土流失量(g/m247.3201.215.776.9
1.甲土壤属于(     
A.砂土B.壤土C.黏土D.粉土
2.丁土壤属于(     
A.砂土B.壤土C.黏土D.粉土
3.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2022-08-08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