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北大西洋涛动指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的变化过程,两者气压变化表现为明显负相关,气压差变大,涛动增强,反之减弱。涛动强弱会改变欧洲、北美乃至全球的大气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北大西洋涛动增强时,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冰岛低压减弱B.亚速尔高压减弱C.北大西洋暖流增强D.极地东风减弱
2.关于北大西洋涛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增强时该区域温带气旋次数减少B.减弱时北欧地区湖冰数量增加
C.增强时北美东部沿海南北温差变小D.减弱时中高纬度的热量交换增强
2023-12-25更新 | 620次组卷 | 5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三(重庆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重庆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杭州亚运会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打造的拱野运河体育公园,集体育馆、公园、商业配套于一体。该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畔,保留原有的湿地、池塘水系,并设置了生物滞留带,将水域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公园地面的鹅卵石下隐藏着雨水回收系统,用于场馆喷泉、灌溉用水,每个月可以节省1000吨水。图为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的建筑设计简图。

(1)分析杭州市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原因。
(2)从建设海绵城市的角度,分析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的设计意义。
(3)简述绿色屋顶的生态功能。
(4)该体育公园集体育馆、公园、商业配套于一体。说明这种模式在亚运会结束后对杭州市的影响。
2023-12-14更新 | 39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一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为中国和巴西在能源领域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承载了诸多意义。

材料二巴西是世界上环保法规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环保内容完整写入宪法的国家。在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国网巴控公司主动更改线路161处,设计高塔200多基。美丽山二期工程输电距离长达2538公里,工程建设工期长达三年,成为巴西近年来第一个零环保处罚的大型工程。左图示意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物质流动,右图示意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线路。

(1)结合材料,分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脆弱的原因。
(2)该工程沿线物种丰富度不减反增,请说明理由。
(3)该工程被誉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典范项目,简述该项目对中巴两国的影响。
2023-12-09更新 | 575次组卷 | 11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二(重庆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重庆专用)

4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疆地区气候发生明显变化。下图是1960—2018年天山中部博斯腾湖(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的水位年际变化,在延续了阶段②气候变化趋势下,阶段③④的博斯腾湖水位变化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阶段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阶段①——上游植被改善,湖泊水消耗量增加
B.阶段②——冰川萎缩,高山冰雪融水量持续增加
C.阶段③——灌溉用水量减少,入湖径流量增加
D.阶段④——入湖泥沙淤积,湖盆变浅,水位上升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天山林线下降B.沙尘天气减少
C.植物蒸散量增大D.绿洲面积萎缩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山是下层未固结砂岩液化后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形成的,沙上覆沉积层压力降低和季节性地下水位上升是砂岩液化的主要原因。2019年秋季,我国北方某河道河床底部出现大量沙火山。调查发现,该河道春季时曾进行了河道清淤,沙火山喷发时火山口涌出的水流前期浑浊,后逐渐变清,沉积物粒度较细,以粉砂和泥沙为主。下图示意该沙火山。



(1)说明2019年春夏季该地河床上有利于沙火山形成的条件。
(2)分析该河床沙火山口涌出水体由浊变清的原因。
(3)有学者于2019年冬季再次前往该地调查,发现沙火山已无踪迹,推测其原因。
2023-11-28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沱沱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的唐古拉山脉,为长江的西源,其上游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水系。研究发现,辫状河道可能成为风沙的来源地,从而对途经这里的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甲图为沱沱河景观,乙图示意1961~2019年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沱沱河辫状水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气温日较差大②河道平坦开阔③冰川侵蚀显著④流量季节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根据近年来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推测出沱沱河地区(     
A.森林覆盖率上升B.河道变化频繁
C.形成河流阶地D.冰川面积扩大
3.推断沱沱河辫状河道能成为风沙来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河道冻融变化B.河道水位的季节变化
C.冷锋频繁过境D.不合理土地利用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伊犁河谷的西部平原区年降水量在200~350mm,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明显增加。河谷平原区薰衣草种植面积有几万亩(0.15亩=100m2),与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的北海道并称为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薰衣草属多年生灌木植物,光对其开花有很大的影响。全球仅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开花早且花期长达两季,花开时节整个伊梨河谷都变成了香薰的世界。下图示意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区。


   
(1)推测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并指出河谷降水的水汽来源。
(2)分析薰衣草在伊犁河谷开花早且花期长达两季的主要原因。
2023-11-18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岛屿苔藓生长受岛屿内多种因素影响。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苔藓来源复杂,其中抗旱品种占比较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之间苔藓种数关联最小的因素是(     
A.岛屿面积B.最高点海拔C.经纬度位置D.海岸线长度
2.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苔藓抗旱品种较多,主要是因为当地(     
①蒸发强度较大②储水条件较差③雨季时间较短④海水入侵较严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的苔藓能够(     
①加快土壤和大气热量交换②提高土壤含水率③补充土壤有机质④提高表层土壤温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众多河流和湖泊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近40年全球气候变化使该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色林错湖泊(     
A.参与海陆间循环B.湖水透明度较高
C.湖水含盐量较低D.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2.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3.色林错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列有关湖泊及周边地区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汇入湖泊的淡水增加,周边地区盐碱化减轻
B.湖泊周边地区冰川面积缩小,地面辐射增强
C.湖泊湖面降水量增加,流域面积变大
D.湖泊冻结时间提前,消融时间推后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龙滑雪场举行。万龙滑雪场赛道以人工造雪为主,对造雪需求量大。中科院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选择在甲地开展造雪、储雪实验,历时五年攻克高效储雪技术,实现北京冬奥“用雪自由”,也推动“后冬奥时代”的大众滑雪运动。图示意万龙滑雪场(局部)地理事物分布。

(1)分析冬奥会期间万龙滑雪场对人工造雪需求量大的气候原因。
(2)分析科研团队选择在甲地开展造雪、储雪实验的主要原因。
(3)说明高效储雪技术对万龙滑雪场开展大众滑雪运动所起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