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碳库主要包括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和存在于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碳。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关中平原的东端,北起韩城禹门口(龙门),南到潼关港口,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和依附湿地生存的相关生物,保护区内的光滩、低草植被、矮灌丛植被、高草植被的面积分别为2916.70hm24196.63hm21786.34hm24186.85hm2。下图示意陕西省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深度土壤碳密度以及不同植被类型的碳密度和碳含量占比。

(1)简述陕西省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碳库的组成。
(2)说明湿地植被碳库储存量的决定条件。
(3)结合图示指出未来陕西省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碳库保护恢复应关注的重点。
2023-10-30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糜棱岩是地下岩石受到强烈的挤压、碾磨成细小颗粒后再胶结而成的松散变质岩。四川甘孜州墨石石林是全国唯一糜棱岩石林,石林呈墨灰色,有柱状、尖棱状等多种形态,整体呈带状分布。石林周边植被茂密,但石林上几乎无植被着生。图左为墨石石林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墨石石林景观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从内外力角度,简述墨石石林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糜棱岩石林多分布在河谷附近的原因。
(3)分析糜棱岩石林几乎无植被着生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消费市场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1)根据材料,简述我国锆矿砂从莫桑比克进口宜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并分析其原因
(2)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3)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
2023-09-2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长的沙岛。下图示意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49~1998年中,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最显著的时段和原因是(     
A.1949~1964年,海浪堆积B.1964~1976年,海浪堆积
C.1976~1992年,流水堆积D.1992~1998年,流水堆积
2.自1998年新大堤建成后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泥沙淤积也有所减缓,其原因有(     
①不断实施围垦造陆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③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3.为修复崇明岛大堤附近生态,引进植物应具有的主要特性是(     
A.抗盐碱B.抗洪涝C.抗大风D.抗虫害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的世界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内陆地区,最小值在天山伊犁河谷地区。某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多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幅度达15%。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分布状况。

   

(1)分析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2)说明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原因。
(3)推断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初期和末期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水库是指在沿海建造的储存淡水资源的蓄水工程,包括建设于河口、滩涂和海湾等的蓄淡水库。上海为解决地区供水危机而修建的青草沙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如图所示),位于长兴岛西北方冲积沙洲上。其集水面积达66.16km³,由于海洋水库压差较低,建设过程不必过分考虑渗流问题,所以建设时就地取材,采用土工布沙聚的方式建设水库大堤,坝长48.4km,有效库容达4.38亿m³。青草沙水库的修建开辟了上海地区新的供水源地,且综合考虑供水、排污和景观设计等功能,建立了较完备的现代海洋水库系统。

       

(1)分析与传统陆上水库相比,海洋水库具备的优势。
(2)说明青草沙水库建在长江河口江心沙洲的好处。
(3)分析采用土工布沙袋方式建设水库大堤的优势。
(4)推测青草沙水库可能会面临的环境问题。

7 . 如图示意2004~2017年我国某地5~10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和近地面空气湿度的年际变化。该地春季多大风,冬季湖沼结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地上游来水年际变化较小,该地的河流径流量最小的是(     
A.2005年B.2007年C.2013年D.2017年
2.2006~2010年5﹣10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较大,但近地表空气湿度的年际变化不大,说明(     
A.外来水汽输入少B.水汽向外输出少
C.蒸发量变化较小D.降水量变化较小
3.若该地能反映周边较大范围的气象状况,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     
A.干旱区B.湿润区C.半干旱区D.半湿润区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珊瑚主要生长在水流稳定、风浪较小、光照充足、水质洁净的热带海域,其遗骸和其它生物的碳酸钙骨骼一起堆积形成珊瑚礁。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对水深、光照、水温和盐度等条件要求非常严格。珊瑚礁表面崎岖不平,充满裂缝和坑洼,海岛周围的珊瑚礁,是海岛抵御风浪侵蚀的天然防线。

我国北部湾的涠洲岛珊瑚礁最早形成于约7000年前的末次海侵,是我国成礁珊瑚分布最北缘的边缘珊瑚礁。珊瑚礁非常脆弱,极端天气会给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例如某次严重的台风,使该岛珊瑚死亡率超过50%。


   
(1)分析涠洲岛北部形成众多珊瑚礁的有利条件。
(2)分析台风对珊瑚礁造成严重破坏的原因。
(3)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推测该地珊瑚礁的分布有何变化。
(4)描述珊瑚礁保护海岛抵御风浪侵蚀的过程。
2023-07-17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潭岛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和偏南风。近年来,平潭海边岸出现迷人的“蓝眼泪”。“蓝眼泪”景观由聚集成群的夜光藻在受到适度扰动时发光形成,在特定的海水温度、监度范围内多出现在开敞的海湾,春季和初夏夜间多见,夏季台风来临时“蓝眼泪”景观迅速消失。下图示意平潭岛2021年不同主导风向下“蓝眼泪”出现地点(即图中黑点)。


   
(1)分析“蓝眼泪”景观出现的条件。
(2)简述台风期间“蓝眼泪”景观迅速消失的原因。
(3)平潭岛西侧罕见“蓝眼泪”景观,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有人认为,“蓝眼泪”景观指示环境污染,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3-07-17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图1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略图,图2为该区域某山地1977~2020年不同坡向冰川分布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陆地水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乌伦古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B.额尔齐斯河航运价值大
C.斋桑泊比乌伦古湖盐度低D.乌伦古湖水体更新速度快
2.下列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雪线高度南坡低于北坡B.冬季迎风坡冰川退缩率较小
C.冰川退缩面积东南坡大于西北坡D.2020年北坡冰川面积约1.6km2
3.若只考虑短期影响,该区域冰川的变化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A.乌伦古湖盐度变大B.斋桑泊面积缩小
C.乌伦古河出现洪涝灾害的风险减小D.额尔齐斯河径流量年内变化增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