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左图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右图为1990年- 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和下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__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 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

(3)分析和田河中游地区种植瓜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R国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在L湖的四国只有北侧山坡上分布有葡萄园。图拍摄于该国最著名的葡萄园,图是图所示葡萄园中具有代表性的岩石。



(1)分析图示葡萄园选址的科学性。
(2)分析图中石墙对葡萄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3)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古气候学家根据图Ⅰ所示的地质剖面判断地质历史时期影响该区域的西风有着强弱变化。试推测古气候学家进行判断的依据。
2017-04-0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六)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区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形成了大量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发育了“辫状水系”。每年4~10月份,大量斑头雁迁徙至此,在沙洲和两岸峭壁上筑巢、孵化、繁殖,“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的“天然产房”。而每年的冬春季午后,“辫状河道”又成了风沙的策源地,漫天飞扬的风沙严重威胁到横跨沱沱河的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行。下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



(1)简述沱沱河“辫状河道”的形成原因。
(2)分析每年4~10月份,沱沱河“辫状河道”成为斑头雁“天然产房”的主要条件。
(3)分析“辫状河道”在冬春季午后成为风沙策源地的原因。
(4)简述冬春季沱沱河“辫状河道”的风沙对青藏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广大沙区造林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甘肃营造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积沙带(也称流沙积沙带)。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图1),该地多大风且主导风向显著,历史上深受风沙危害。该县20世纪50年代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绿洲边缘的积沙带经历了70多年形成发育,高度稳定在6—14米不等,且目前处于稳定阶段。图2示意气流在迎风坡的分流,图3示意载荷气流经过沙丘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推测甘肃绿洲与积沙带的相对方位,并指出影响积沙带变化的自然因素。
(2)结合材料,解释积沙带自然增高的原理。
(3)风经过积沙带后,风速明显降低,说明其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大利威尼斯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以运河、水上公交和富丽堂皇的宫殿教堂而闻名。城市建立在威尼斯潟湖中100多个岛屿上,因为长久发展,威尼斯城在过去百年中已经下沉了约28cm。再加上全球暖化,南北极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尤其是天文、气象的影响,这个城市在每年10月到12月期间经常被水淹没。为使城市免遭洪水危害,意大利实施了“摩西工程”,在威尼斯潟湖中设置了三道水闸,闸门模块被安放在水泥基座上,平时收入基座,需要时抬起,以防洪水。

(1)说明威尼斯城在过去百年中下沉的原因。
(2)从天文、气象的角度,分析威尼斯城在每年10月到12月期间经常被水淹没的原因。
(3)推测摩西水闸运行后,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2-09-28更新 | 91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下图为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

(1)比较图中银川所在地与P地的风沙危害大小,并说明宁夏平原形成“塞上江南”的有利条件。
(2)说明过度引水灌溉易产生的生态问题,并说明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3)说明宁夏平原密集的灌区对下游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2-01-25更新 | 3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全国3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7 . 坡向会对局部区域的太阳辐射和降水进行二次分配,进而影响森林群落分布和树木生长。研究发现,川西亚高山林线附近的岷江冷杉幼树多分布在干枯大树形成的林窗中,且不同坡向的岷江冷杉生长特征差异明显。下图示意不同坡向岷江冷杉的树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阴坡相比,半阴坡冷杉(     
A.存活条件更好B.平均树径更大
C.幼树数量较少D.大树树径较小
2.推测利于冷杉幼苗向小树过渡的关键因素是(     
A.稳定的光照条件B.充足的热量条件
C.丰富的雨水条件D.一定的遮阴条件
2023-11-24更新 | 725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8 . POPs被大量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同时也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经过不断的排放—传输—沉降过程,可以输入到偏远山区。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大气中POPs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地区POPs富集的条件主要包括(     
①邻近的印度次大陆等地,工农业活动密集②高原面积广,可沉降面积大
③受西风与季风共同影响,多方向输入④气温低且降雪多,利于沉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大气中POPs的含量峰值分别出现在(     
A.夏季夏季B.夏季冬季C.冬季夏季D.冬季冬季
3.应对青藏高原地区POPs跨境转移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印度等污染物输出国禁止POPs等污染物的排放
B.中亚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或生态修复技术
C.我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输入
D.多国开展合作,研发POPs的替代物
2023-09-04更新 | 1392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检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刺沙蓬多生于河谷沙地、沙漠、砾质戈壁、沿海和河岸的沙滩或路旁。秋天刺沙蓬的绿叶褪成枯叶,大风一刮,除了根系以外的植物部分就随风飘荡,形成风滚草。一株风滚草就可以携带大约25万个种子,一旦到达合适的土壤,就可以生根发芽,它们四处播种,繁盛生长,枯萎后再借风扩散。1870年,美国人误将风滚草种子带入美国本土,当地牛羊等,牲畜吃了风滚草会中毒。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风滚草几乎入侵了美国的所有地区。在中国辽宁、山东等地都发现了风滚草的痕迹,但没有大规模扩散。下列左图示意美国本土山地地形和种植业主要分布区,右图示意风滚草扩散景观。

(1)美国中部平原区风滚草扩散快,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在中国辽宁省、山东省都发现了风滚草的痕迹,但没有大规模扩散。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3)简述风滚草给美国土壤、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4)列举美国应对风滚草危害可采取的措施。
2022-02-2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受板块挤压影响,青藏高原地壳仍整体处于抬升中,但高原内部的抬升并不均匀,高原内部河流地貌的演变也深受其影响。野外考察发现,在雅鲁藏布江干流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峡谷(宽度200米以下)段和宽谷(宽度3000米以上)段相间分布。上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干流在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的河谷宽度和沉积物厚度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雅鲁藏布江干流宽谷段和峡谷段地壳抬升速度差异及主要外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峡谷地段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下蚀能力强
B.峡谷地段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堆积能力强
C.宽谷段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下蚀能力强
D.宽谷段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堆积能力强
2.雅鲁藏布江干流加查以下河段沿岸山体泥石流现象多发,产生泥石流的松散物质主要来源于(     
A.当地地震多发,岩石断裂发育形成B.季节性干旱气候,风力堆积作用强
C.当地较强的风化侵蚀作用D.夏季冰川融水多,携带能力强
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使青藏高原西南部形成丰富的降水B.推动气候带、生物带北移
C.加大了南北自然带的明显差异D.利于青藏高原物资通过水运出口南亚
2023-06-19更新 | 59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考模拟预测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