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珠峰上常年被冰川覆盖,冰川运动与温度状态、冰川的水力特征(降水中液态比重增大,则不利于冰川积累)等有密切关系。下图示意珠峰地区不同朝向冰川平均运动速度(cm·d-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测,珠峰地区东南向冰川平均运动速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B.暖湿气流沿河谷爬升,降水多
C.坡度大,受重力影响D.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2.研究表明,夏季珠峰冰川移动速度较天山较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C.海拔D.大气环流
2020-12-10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万年之峰,耸立世界屋脊。庚子夏初,决战地球之巅。2020年5月27日凌晨2点10分,中国测量登山队8 名队员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测量登山队员登顶后按照计划在峰顶竖起测量觇标,开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PS)测量和雪深测量等工作。这是时隔15年后,我国再次重返珠峰之巅测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测量登山队选择凌晨出发冲顶珠峰,主要考虑(     
①午后大气对流运动强,峰顶风力强劲
②凌晨气温低,雪冻结程度好,不易粘脚
③夜间积雪反光好,利于队员相互联络
④凌晨时出发,登顶后可以欣赏珠峰日出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近几十年来,为什么我们要给珠峰多次测量“身高”(     
A.多次测量以求平均值B.珠峰高程世界影响大
C.珠峰海拔在不断变化D.提升我国的测绘技术
3.珠峰峰顶有长年不化的冰雪层,尼泊尔等国采用含冰雪层的高度作为珠峰高度,而我国选择测量珠峰的岩面高程作为珠峰高度,其主要考虑是(     
A.珠峰的岩面高程更为稳定B.GPS可精确测量岩面高程
C.岩面高程不受外力的影响D.岩面高程更能反映气候变化
2020-07-11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文综地理试题

3 . 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纵坐标)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A.枝叶繁茂B.积雪消融快C.降雪量大D.多大风
2.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     
A.降低汛期水位B.减少融雪量C.增加融雪量D.缩短汛期
2020-07-20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终年通航的湖泊,平均水深140~180米。的的喀喀湖富渔产和飞禽,湖底生长着茂密的水草。湖周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的喀喀湖流域周边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威胁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的的喀喀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的的喀喀湖沿岸的气温特征。
(2)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的的喀喀湖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分析的的喀喀湖可终年通航的原因。
(4)说明气候变暖对的的喀喀湖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5 . 舍尔金井位于俄罗斯雅库茨克市(62°N,130°E),水井的挖掘前后历时10年,总深度达116.5 m。由于舍尔金井在科学方面的意义,之后一直有专人保持长期的温度监测,并将井深延伸到了140 m,然而舍尔金井作为水井却始终未能取到饮用水。如图示意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井中温度和地面气温的差异会影响井中新鲜空气的置换,由此推断舍尔金井适宜挖掘的季节为(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舍尔金井未能取到井水主要因为该地       (       )
A.冻土深厚B.气候干旱C.无地下水D.技术落后
3.运用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资料,可研究该区域       (       )
①土地荒漠化问题       ②多年冻土退化问题       ③水资源缺乏问题       ④气候变化问题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通辽市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350~450mm之间,灌溉农业和畜牧业较为发达,素有“内蒙古粮仓”“黄牛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通辽市开启企业与农户“互联网+肉牛”时代,采用肉牛标准化养殖,打造牧业现代化。肉牛养殖标准化,是指在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实施,包括牛舍建设、肉牛管理、饲料管理、防疫管理等,其目的就是实现优良的产品质量、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和更好的肉牛饲养效益。

材料二:左图为辽河流域水系分布图,右图为肉牛饲养相关产业不同阶段附加值变化图。

材料三:通辽市附近河流1981年-2005年断流天数曲线。



(1)分析通辽市发展肉牛养殖的区位优势。
(2)说明通辽市开启企业与农户“互联网+肉牛”时代对当地养牛业的意义。
(3)近年辽河通辽附近河段常发生断流,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该河断流对下游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缓解该河断流的对策。
2019-12-2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林分密度的大小影响林下光照和热量从而影响土壤的形成。读某山地云杉林总蓄水量与林分密度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信息表达正确的是
A.林分密度越大,林地总蓄水量越小
B.林分密度越小,土壤最大持水量呈先增后减趋势
C.枯落物及林下植物最大持水量与土壤最大持水量呈正相关
D.枯落物及林下植物最大持水量与土壤最大持水量呈负相关
2.据图推测林分密度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
A.高密度林,林下光热少,枯落物难分解,土壤发育较差
B.低密度林,枯落物分解快,水热较丰富,土壤发育最好
C.高密度林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累积以及林地涵养水源功能的发挥
D.低密度林林冠截留能力较弱,雨水直接渗透土壤,涵养水源功能好
2019-03-28更新 | 35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8 . 光合作用是植物维持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但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下,很多绿色植物通过关闭气孔来抑制光合作用进行,以便更好的适应生存条件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光合午休”。因此,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对于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提高植物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某植物晴天和阴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表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a--晴天午间蒸腾强,植物净光合速率弱
B.a--阴天白天光照弱,植物净光合速率弱
C.b--晴天白天光照强,植物净光合速率强
D.b--阴天午间气温高,植物净光合速率强
2.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推断影响植物光合速率最主要的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热量D.CO2
3.能有效缓解a曲线午间净光合速率低的措施是
A.地膜覆盖B.修筑梯田C.增施有机肥D.喷灌
2020-06-04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质量监测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B.天山山脉
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2.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A.降雪量大B.积雪消融快
C.枝叶繁茂D.多大风
3.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
A.增加融雪量B.减少融雪量
C.降低汛期水位D.缩短汛期长度
2019-07-18更新 | 59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4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过关测试】-2021年高考一轮地理单元复习(通用版)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昂盖淖尔,汉语名为“黄旗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境内,是内蒙古高原中南部一内陆封闭湖泊,其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流域面积约4500平方千米。该湖泊处于东亚季风影响边缘区,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生态环境脆弱,为强碱性半咸水湖,湖水补给主要来源于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

材料二   昂盖淖尔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昂盖淖尔系第三纪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四周环绕低山、丘陵、台地,湖畔曾是平阔的草原,水草丰美,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乐土。历史上,昂盖淖尔所产的鲫鱼享有“官村鲫鱼”(官村即土贵乌拉的旧称)之盛名。然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昂盖淖尔湖区的不断萎缩,盐碱度逐年增高,鱼类濒临绝迹,2006年昂盖淖尔干涸,成为季节性湖泊。


(1)描述昂盖淖尔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简述目前该湖泊的水文特征。
(2)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昂盖淖尔盐碱度逐年增高的原因。
(3)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将昂盖淖尔恢复为永久性湖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