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一种温度低于0℃,处于冻结状态且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地下土层,通常被认为是隔水层,可减弱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表层冻土随温度变化出现土层冻结、融化的过程,称为冻融过程。冻土的冻融变化,土壤的水,热过程对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植被又通过削弱和保温等作用,影响土壤温度,湿度,反作用于冻土的形成和发展。下表为青藏高原安多河谷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区植被覆盖率。

植被类型藏嵩草沼泽草甸荒漠草地高山垫状植被稀疏草皮
植被覆盖率/%80~9050~8040~5010~2010~20
(1)表中藏嵩草分布区冬夏季冻土冻融过程最不显著,试分析原因。
(2)从冻土角度说明藏嵩草分布区植被生长较好的原因。
(3)随着全球变暖,该地区冻土退化明显。在下图中画出冻土退化导致该区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是温带草甸植被下长期滞水发育而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发现,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黑土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约三分之一,土层厚度减少近一半。为保护黑土,东北地区 根据降水、积温和坡度等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多种新型耕作方式(下图)。


   
(1)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东北地区大面积垦殖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
(2)说明与方式II相比,方式I的主要作用,并据此推测东北地区采用方式I的区域所具有的气候和地形条件。
(3)说明东北黑土区改良耕作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
2023-06-06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在长江口,咸水入侵主要受径流量、潮汐的控制,河口形状、地形等因素也有影响。长江北支咸水入侵比南支更严重,甚至倒灌进入南支,影响上海市供水安全。下图为长江口形势图。

(1)说明咸水入侵最容易发生的季节。
(2)分析北支咸水入侵比南支严重的原因。
(3)指出北支闸门对防御咸水入侵的主要作用,并说明开闭规律。
2022-12-29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硅铝酸盐持续分解出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形成灰色风化壳。已形成的灰色风化壳久经化学风化会演变为红色风化壳。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

辽东半岛埋藏较厚的碳酸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较为强烈的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加速风化壳的形成。随着辽东半岛被逐渐夷平,逐渐形成表层为红色风化壳,下层为灰色风化壳的格局。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目前辽东半岛仅存红色风化壳,部分地区表层覆盖风成黄土。下图示意辽东半岛夷平面—风化壳发育阶段。



(1)分析辽东半岛岩溶作用对加速风化壳形成的意义。
(2)目前,辽东半岛未发现灰色风化壳,据材料推测其指示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特征。
(3)简述黄土覆盖对辽东半岛风化壳的影响。
2023-04-18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融滑塌指在厚层地下冰分布的斜坡区域,由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地下冰暴露,在融化季节地下冰融化使其上覆的融土失去支撑而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塌落的现象。

材料二 冻土活动层,指覆盖于多年冻土之上且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土层,但它不是多年冻土的一部分。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发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发生热融滑塌现象数量剧增,而且冻土活动层滑脱引起地下冰的暴露和融化是该区域发生热融滑塌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北麓河盆地是目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发育最为密集的区域,其形成与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1为北麓河盆地热融滑塌在不同坡度的分布频率,图2为热融滑塌实景图。

(1)分析北麓河盆地热融滑塌主要分布在山前3°~8°的缓坡区域,而在坡度较大和坡度很小的区域分布较少的原因。
(2)说明除地形外,影响热融滑塌分布的其他条件。
(3)指出研究青藏高原热融滑塌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哪些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24-05-22更新 | 38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四周群山环绕,分布着众多盐荒地。受断裂带影响,该盆地南侧不断沉降,早期形成含可溶性盐的湖相沉积物。1978年,为灌溉和防洪,在大同盆地桑干河上游修建了水库(下图),之后该水库周边盐荒地逐渐扩大。近年来,朔城区为改善当地土壤,以牛粪、菜叶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食物,在农田中养殖蚯蚓。

(1)分析大同盆地盐荒地盐分的主要来源。
(2)描述图中所示桑干河流域盐荒地的分布特点。
(3)推测该水库的修建导致周边盐荒地扩大的机制。
(4)分析朔城区在农田中养殖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2024-05-2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题

7 . 古黑龙江沿内、外兴安岭交界处的砂岩断裂带一路东流,后因构造运动及其引起的外力作用变化形成一个长30公里,一岸陡峭、另一岸地势较低相对平缓的Ω形江湾,称为龙江第一湾。下图为龙江第一湾全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龙江第一湾的形成过程为(     
①发育东西向断裂带②内力作用影响,断裂带发生挤压弯曲
③古黑龙江不断下蚀④横向环流影响,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2.形成龙江第一湾过程中将导致该区域(     
A.下渗量减少B.蒸发量增多C.洪涝风险减轻D.泥沙沉积减少
2024-01-08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草地的返青期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返青期最早和最晚的草地类型一般分别是温性草原化荒漠和高寒草甸。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草地返青期推迟,而内蒙古草原返青期则会提前。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影响草地返青期的首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水分
2.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新疆海拔较高的山区草地返青期推迟的原因是(     
A.草地洪涝增多B.土壤淋洗作用强
C.地温回升缓慢D.地表蒸发量减少
3.春季降水的增加会导致内蒙古草原返青期提前的原因是(     
A.气温异常B.土壤湿润C.风力增强D.冻土融化
2024-04-11更新 | 3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

9 . 土壤水(SoilMoisture,SM)作为联系大气—植被—土壤—地下水系统的纽带和植心,对地表蕊散发、水的运移、碳循环有很强的控制作用.是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直接来源。而植被的生长能够通过改变蒸散发及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反作用于土壤水.二者有很强的关联性。下图示意我国不同降水梯度下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PrimaryProductivity,GPP)与土壤水相互作用关系(相关系数正值为正影响。负值为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植被GPP与土壤水(SM)关联性,描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大于800mm时,GPP对土壤水均为正影响
B.降水量为200—400mm时,GPP对小于100cm深度的土壤水正影响最大
C.随降水量的增加,100-289cm土壤水对GPP正影响转为负影响
D.随降水量的增加,小于100cm土壤水对GPP的正影响增加
2.依据图中分析结果,判断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干旱地区,植被根系对土壤水的吸收导致深层土壤水向上层运移补给支持植被生长,导致该地区较深层(100-289cm)土壤水的降低
B.温带草原区及温带荒漠区以一年生草本植物及农田为主,根系较浅,植被GPP与浅层(0-100cm)土壤水的相互作用相反
C.在降水量≥2800mm时,浅层(0-100cm)土壤水对GPP是负影响,因为森林根系较深,吸收深层(100-289cm)地下水
D.基于土壤水的支持作用,在各个土层深度和不同降水条件下,土壤水对GPP整体都是正影响
2024-04-12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10 . 长江口是一个丰水、多沙、中等潮汐强度的河口湾,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崇明等一系列岛屿。下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长期以来航道深受拦门沙的困扰,1997年以来,上海市在九段沙中下沙岛上大量种植芦苇等植物,1998—2010年,政府投巨资实施了南港—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建成了两条向河口外延伸近50千米的导堤,包括鱼嘴、南北导堤,南北丁坝等。近几十年来,长江入海泥沙量锐减,但九段沙面积却呈加速增长趋势,且沙岛沉积颗粒物不断变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在九段沙中下沙岛上大量种植芦苇等植物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进沙岛淤积②抵御咸潮上溯③提高土壤肥力④减轻机场鸟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不是长江口北侧夏季含沙量大的原因是(     
A.河口处地转偏向力向南偏转,北岸淤积B.河流径流量大,携带大量泥沙
C.东南季风的吹拂,沿岸流自南向北D.夏季风使海水的顶托作用更强
3.鱼嘴、南导堤工程的建成运营对江亚南沙岛的主要影响是(     
A.沙头侵蚀速度加快B.北岸淤积速度加快C.沙岛长度减小D.沙岛面积减小
2023-03-11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平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