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人工植被恢复是目前防治土地沙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飞播造林,是指利用飞机撒播种子的一种造林方法,因具有明显优势,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一项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随着飞播区植被不断恢复,沙地土壤得到一定改善,表土中粒径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影响土壤含水量,导致植被逐渐从深根系的灌木向浅根系草本演化。


(1)与传统的植苗造林相比,说明飞播造林具有的明显优势。
(2)说明植被恢复在表土改良中的作用。
(3)飞播造林若干年后,表土中粒径较小的黏粒和粉粒增加,试推测其增加原因。
(4)分析植被逐渐从灌木向草本演化的过程。
2 .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其中C环节名称为____,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环节是____(填图中字母)。人类通过____(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A环节水量的空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____(填“三角洲”或“冲积扇”)地貌,其外力成因是____(填“流水沉积”或“冰川堆积”)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____(填“增大”或“减小”)
(4)若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的植被是____林(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023-03-21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图2为①②两地的植被景观图。


材料二:野外考察是学习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法。图3为某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在广西拍摄的景观照片。



(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____(填“植被”或“地形”),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图中甲、乙两地都是我国肥沃土壤的分布区,其中乙为________土。
(2)自然环境中植被分布具有显著的规律,图中典型的植被类型①为________,影响①②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填“热量”或“水分”)。
(3)流水作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一般形成________(填“洪积扇”或“河漫滩”),一般来说,河流凹岸的侵蚀作用比凸岸________(填“弱”或“强”)。
(4)根据材料二,该地貌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
(5)该地貌类型对当地交通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对交通_________;对农业生产____________
2023-03-16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耕排盐是我圆东北平原治理盐碱地的重要手段。深耕是指用犁铧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表层的土壤覆下去的一种耕作方式。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A.有机质含量B.土层厚度C.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D.质地
2.深耗能治理盐碱化,主要是因为(     
A.降低了表土含盐量B.减少了水分的蒸发C.加速了盐分的溶解D.提高了土壤潜水位
2023-01-14更新 | 6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读“土壤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具有一定________,且能够生长植物的________
(2)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的。
(3)土壤在发育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层次,图中序号对应的土壤层名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4)③层中,因________作用而使土壤物质发生迁移和损失。
(5)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状况,影响土壤的________
2023-01-0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然环境由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生物圈具有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的作用。下图为植被对河流流量影响示意图。



(1)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例如,绿色植物通过___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然后以枯枝落叶的形式为土壤提供______,使营养元素集中在土壤____层。
(2)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后,植被的______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会发生改变,地表极易发生____,于是土壤趋于贫瘠化。
(3)图中显示:植被可以使河流洪峰峰值___,洪峰出现时间_____,枯水季流量____,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_____
(4)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土坑,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但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否则会加剧水土流失。如图1为鱼鳞坑示意图,如图2、3为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示意图。



(1)鱼鳞坑主要影响水循环的____环节和____环节。
(2)黄土高原上修建鱼鳞坑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____。鱼鳞坑工程建成后对坡下河流有一定影响,会使坡下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____,含沙量____,河流洪涝灾情____
(3)根据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鱼鳞坑如何进行保土、保水、保肥作用。
(4)说明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的原因。
2022-12-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冈底斯山北麓。色林错流域属于高原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冬春寒冷少雨,夏秋温凉多雨。流域内有许多河、湖串通,组成内陆湖群,主要入湖河流有扎加藏布、扎根藏布、波曲藏布等,均从其东南部汇入。下图示意1993—2020年色林错的面积变化。



(1)说出色林错面积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色林错流域冰川面积缩小对大气热力作用的影响是:地面反射作用____(增强/减弱),地面辐射____(增强/减弱)。
(3)简述1993—2020年色林错面积变化对周边区域气候的有利影响。
2022-12-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9 . 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最利于储水。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
2.A地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是(     
①A地位于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②暖流对A地起增温增湿的作用③A地在南回归线附近,气温高④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A.①②③B.D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0-12-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10 . 光伏治沙是指在干旱沙化地区,通过修建光伏电厂,形成沙障,且在光伏板下进行牧草、草药种.植,并发展农牧业,以实现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学者对我国某一修建在开阔沙地中的光伏场进行研究,发现场内较周边的太阳辐射强(下图),且植物长势明显较好。完成下面小题。

1.光伏场外测量到的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可能是由于(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天气影响D.风沙影响
2.光伏场内植物长势较好,主要是因为(     
A.光伏板的集水作用,增加土地获得的降雨量
B.光伏板遮挡了阳光,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C.光伏场内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D.光伏板下有牲畜活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