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图2为①②两地的植被景观图。


材料二:野外考察是学习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法。图3为某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在广西拍摄的景观照片。



(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____(填“植被”或“地形”),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图中甲、乙两地都是我国肥沃土壤的分布区,其中乙为________土。
(2)自然环境中植被分布具有显著的规律,图中典型的植被类型①为________,影响①②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填“热量”或“水分”)。
(3)流水作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一般形成________(填“洪积扇”或“河漫滩”),一般来说,河流凹岸的侵蚀作用比凸岸________(填“弱”或“强”)。
(4)根据材料二,该地貌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
(5)该地貌类型对当地交通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对交通_________;对农业生产____________
2023-03-16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曾经风沙、土地盐城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20世纪60年代以来,兰考县经过大规模的种植泡桐及盐城化治理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近几年。当地又在唯以治理的黄河边盐城滩地开挖水塘,利用淋盐水养殖从沿海地区引进的青蟹。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图为兰考县略图。



(1)当地风沙的沙源来自_______(填外力作用)作用,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为____
(2)指出兰考县沙地的分布特征,并说出当地种植泡桐产生的生态效应。
(3)说明在兰考黄河边盐碱地发展青蟹养殖业的意义。
2021-03-02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然环境由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生物圈具有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的作用。下图为植被对河流流量影响示意图。



(1)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例如,绿色植物通过___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然后以枯枝落叶的形式为土壤提供______,使营养元素集中在土壤____层。
(2)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后,植被的______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会发生改变,地表极易发生____,于是土壤趋于贫瘠化。
(3)图中显示:植被可以使河流洪峰峰值___,洪峰出现时间_____,枯水季流量____,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_____
(4)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4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B.②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C.③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B.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C.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减少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2022-01-12更新 | 484次组卷 | 1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库布齐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25.6mm,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该地区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阴冉冉、牛羊成群;由于人口增多,到战国以后,沙化现象严重,黄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是中国第七大沙漠;目前经过多年整治,库布齐沙漠披上了绿衣。

材料二:风是沙漠化正逆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通常将能够产生风沙运动的风称为起沙风,只有起沙风才能搬运地表沙物质进而形成风沙流,塑造风沙地貌。短时大风是塑造风沙地貌的主力,对风沙活动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

材料三:下面两幅图分别为库布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及库布齐地区起沙风频率月变化图。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地区7~10月起沙风频率低的原因。
(3)简述库布齐地区披上了绿衣后,对黄河M段及其下游的影响。
2022-07-1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气候有直接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A.自然环境是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
B.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与自然环境有关与人文社会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影响文化,但文化不会影响自然环境
2.下列关于四川、湖南等地居民喜辣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地区是我国的高温地区,居民吃辣可以帮助消化,增强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
B.居民吃辣有助于防止高湿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少、肠胃蠕动减弱现象
C.居民吃辣有助于防止凉季高湿期间风湿病、腰肌痛等易患病的发生
D.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宜辣椒生长,辣椒的生产量大
2024-04-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如下图),吸引众多游客,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2.影响西北地区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水源C.地势起伏D.土壤肥力
3.下列对西北地区环境适应性最强的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丛生禾草植被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长江口一带有大片滩涂,经过地理学家的缜密论证,可以修建飞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处于候鸟迁徙要冲,每年都有大量候鸟飞过。地理学家在机场附近进行了广泛的地理考察,最后确定在机场以东约11千米的九段沙实施“种青、促淤、引鸟”工程。下图为九段沙地理位置示意图。



(1)图中长江口南岸地区的地貌名称是____;九段沙的岸线每天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主要受到____的影响。
(2)长江口盐度较低的季节是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地理学家提议在九段沙实施“种青、促淤、引鸟”工程,其作用有________
(4)简析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白天吹海风,且风力较强的原因。
2022-02-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
(3)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____状况,影响土壤的____
2022-02-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局部图”

材料二:上升流通常发生在沿岸地区,是一种垂直向上运动的洋流。由于受风力吹送,将表层海水推离海岸,致使海面略有下降,为达到水压的均衡,深层海水就在这里补偿上升,形成上升流。如图2:夏季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索马里洋流具有寒流的性质。


材料三: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苏德沼泽, 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植物, 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 20 世纪 80 年代某国修建了琼莱运河。


(1)①处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________作用;若①海区有一艘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
(2)乙处为苏德沼泽,修建了运河后,沼泽对白尼罗河的影响减弱,使白尼罗河下游流量________,含沙量________。苏德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尼罗河的流向是________,判断尼罗河河口盐度最低的季节是________,说明其对入海口海域海水性质产生的主要影响________
(4)甲处所处地貌类型________,简述其形成过程 。
2021-12-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河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