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拉维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国A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与A地相比,B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及雨季长短,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
2021-12-16更新 | 729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2 . 历史上,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齐曾经森林茂盛、牛羊遍地,到了明清,逐渐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大片沙漠。如今当地在开发太阳能资源的同时,创造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生态光伏模式。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库布齐从水草丰美演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B.地表多沙质沉积物
C.大风日数多D.过度放牧、砍伐和垦殖
2.“板下修复”的主要益处是(     
A.大幅度削弱太阳辐射B.增加漫射光,降低太阳辐射强度
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D.种植耐阴经济植物
2021-11-27更新 | 1798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西部中国境内藏北阿里高原的狮泉河盆地,由于有噶尔藏布、朗曲、狮泉河三条河流在该盆地汇流,形成了阿里高原的“生命中心”“湿润中心”。下游的南亚印度河流域干旱频发,水资源不稳定。


材料二:班公错,是高原上的内陆湖,湖面西窄东宽,2/3位于中国西藏阿里日土县,1/3在克什米尔地区境内。其湖水盐度东西差异较大,西部克什米尔部分生物匮乏;中国境内湖中盛产特有的西藏裂腹鱼,湖区植物种类近300种,聚居着大量红嘴鸥和斑头雁,夏季数以万计的地中海棕头鸥来此繁殖,偶尔在湖边还会出现罕见的野马群等。


(1)根据材料一,说明狮泉河流域被誉为阿里高原的“生命中心”“湿润中心”的原因。
(2)在印度河下游地区,即使印度河流域处于湿季依然干旱频发,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分析班公错东部生物多样性较西部丰富的原因。
2021-11-04更新 | 743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其余时间少。

(1)指出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气候角度,说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高的原因。
(3)分析雨林南部地区火灾多发生在7、8月的自然原因。
2021-11-02更新 | 45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位于青藏高原的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注入达布逊盐湖,该湖周围一定范围内没有植被生长。研究发现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格尔木河流域(     
A.植被属于针叶阔叶混交林B.植被覆盖率高且分布均匀
C.植被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D.湖积平原北部植被较茂密
2.流域内各地貌区植被形态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B.气温C.大气降水D.地下水
2021-09-29更新 | 41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泊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0多米,水量大。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下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向下运动,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B.风力强大,吹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C.火山口被堵塞,降温收缩下凹,积水而成D.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2.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影响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湖区常吹大风,湖水运动强B.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C.湖泊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D.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
2021-09-01更新 | 1540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1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B.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
2021-08-0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冰与火之国”之誉的冰岛,海洋性冰川发育。海洋性冰川的主要标志是冰川层的平均冰温接近0℃,冰温较高。冰岛冰原(被大量冰雪覆盖的大面积陆地)中发育有大量的冰川洞穴。冰川融水是冰洞的始作俑者。当冰川内部融水蓄积过多,一旦冲破禁锢破冰而出,就会释放出巨量的洪水,并形成一个开放的冰洞。图中甲示意冰岛冰原及火山带分布,乙示意冰厚冰洞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

材料二 草皮屋(图丙),是北欧地区流传千年的建筑方式,留存于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家。   


(1)据材料一,指出冰岛冰原主要分布在岛屿的________部,并分析其成因。
(2)据材料一,试描叙冰川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
(3)试分析草皮屋成为冰岛传统民居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西秋雨是指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渭水流域(甘肃南部和陕西中南部)、汉水流域(陕西南部和湖北中西部)、云南东部、贵州等地,一般发生在 9~11月。古人诗云“巴山夜雨涨秋池”,四川盆地的秋雨多发生在夜间。

材料二:左图为华“华西秋雨成因示意图”。

材料三:华西雨屏(如右图所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东西宽 50~70KM,南北长 400~500KM,总面积约2.5万 KM2,是我国年平均降雨量最大,日照时间最短的地区,是分布于我国的比较罕见的气候地理单元,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拥有大量珍稀独特的动植物。

(1)试从大气环流和地形因素方面分析华西秋雨的形成原因。
(2)分析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
(3)分析华西雨屏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多珍稀独特动植物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布尔岛十分古怪,会移动位置,且移动很快。当洋面刮大风时,它会像帆船一样被吹离原地,作一段海上“旅行”。该岛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1.6千米。呈月牙形。岛上一片细沙,十分荒凉,没有高大的树木。近200年来,因海风的日夜吹送,小岛已经向东“旅行”了20千米。下图为塞布尔岛位置图。

(1)描述塞布尔岛的地理位置特征。
(2)推测塞布尔岛向东“旅行”的原因。
(3)分析塞布尔岛没有高大树木的原因。
2021-04-28更新 | 57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