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成都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34°S)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行道树的叶片特点是
A.四季不落叶B.表层有蜡质
C.叶片大而厚D.形状呈针状
2.造成图中造型奇怪行道树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降水C.大风D.气温
3.据此判断停放的车辆车头朝向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2 .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
C.冰川D.风
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
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
C.土地沙化D.盐碱化
2019-06-08更新 | 16072次组卷 | 74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B.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C.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D.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2.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
C.全球海平面下降D.雪线高度上升
3.下列开发方式中,有助于该森林带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是
①设立国际基金
②建实木家具厂,生产高档家具
③建自然保护区   
④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结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4)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2018-12-26更新 | 272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850米B.750米C.650米D.450米
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村、丙村可以通视B.乙、丙两村容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C.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D.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形态可以推断(  )
①此时可能为7月份                 ②此时可能为1月份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                    ④沿岸有寒流流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图中河流可能(  )
①正处在枯水期                 ②正处在汛期 
③会发生凌汛现象         ④下游泥沙淤积作用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8-11-26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选考)试题
7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06-14更新 | 8170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南省浏阳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理)试题

8 .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m。R河中上游地区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2017-04-17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9 . 下面图甲到图丁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的变化过程。(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的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丁
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2016-12-12更新 | 24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 . 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
降水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地表水________;地貌多________;土壤________;植被________。
(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陆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