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光伏治沙是指在干旱沙化地区,通过修建光伏电厂,形成沙障,且在光伏板下进行牧草、草药种.植,并发展农牧业,以实现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学者对我国某一修建在开阔沙地中的光伏场进行研究,发现场内较周边的太阳辐射强(下图),且植物长势明显较好。完成下面小题。

1.光伏场外测量到的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可能是由于(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天气影响D.风沙影响
2.光伏场内植物长势较好,主要是因为(     
A.光伏板的集水作用,增加土地获得的降雨量
B.光伏板遮挡了阳光,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C.光伏场内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D.光伏板下有牲畜活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陷穴是在地表流水、地下浸水产生的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下,地表局部湿陷而形成的出露于地面的洞穴。金沙江干热河谷某些土层湿陷性强,陷穴地貌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附近居民在沟谷部分地段栽培了灌丛以防治水土流失。干热河谷里生长的热带水果品质优良,畅销全国,于是当地人大量开挖土地,“平沟建园”栽培葡萄、芒果、蔬菜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图1示意云南元谋地区金沙江某沟谷纵剖面,图2示意“平沟建园”前后景观。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图2所示沟谷底部的地质地貌特点对陷穴发育的影响。
(2)指出栽培的灌丛对陷穴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平沟建园”工程对耕地的有利影响。
2021-11-22更新 | 130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曾经风沙、土地盐城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20世纪60年代以来,兰考县经过大规模的种植泡桐及盐城化治理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近几年。当地又在唯以治理的黄河边盐城滩地开挖水塘,利用淋盐水养殖从沿海地区引进的青蟹。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图为兰考县略图。



(1)当地风沙的沙源来自_______(填外力作用)作用,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为____
(2)指出兰考县沙地的分布特征,并说出当地种植泡桐产生的生态效应。
(3)说明在兰考黄河边盐碱地发展青蟹养殖业的意义。
2021-03-02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苏铁,俗称“铁树”,是喜热环境的裸子植物。它起源于古生代末期的二叠纪,在鼎盛期几乎遍布整个地球。到第四纪,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苏铁植物大量灭绝。但在四川、云南等地有部分幸免于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铁发展的鼎盛期是(     
A.古生代中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D.新生代
2.第四纪,四川、云南等地苏铁科植物幸存的主要原因是(     
A.苏铁科植物物种丰富B.冷空气影响相对较小
C.生物破坏作用少D.较厚的土层裹护植物落子
2021-09-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1)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和泥沙的搬运方式。
(3)洪沟打坝淤地后入黄泥沙减少,试分析原因。

6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年降水量不超过150mm.集中在冬.春季节,且冬季地表通常覆盖15cm左右厚的稳定积雪,受此影响,春、夏季短命植物生长旺盛。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长波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月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3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长波辐射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植被生长旺盛,升温缓慢B.大气长波辐射弱.保温作用差
C.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较强D.地表积雪,对太阳辐射反射强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长波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的月均变化.反映出(     
A.春季多沙尘暴天气B.夏季昼夜温差大
C.秋季热量收支平衡D.冬季多云天气少
7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亿年前,图甲所处的青藏高原地区还是一片海洋,6500万年前,板块加速运动,大约500万年前,阿伊拉日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象泉河流域,曾经是一片灌满了微咸水的古湖,随着古湖两侧山脉的加速隆起和一系列的地质作用,象泉河流域的札达盆地(位置见图甲)形成了独特的地貌—土林,即土质的丛林(如图乙)。土林里的“树木”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



(1)由于板块的运动,古湖两侧山脉加速隆起,简述这对古湖区的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
(2)据图文材料指出在札达土林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和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
(3)推测近年来札达土林日益增多的主要人类活动(列举两项)。
2021-12-15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下图示意我国云南某地土林地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林一般形成于
A.高原塬面B.石灰岩台地C.谷地或盆地D.山顶
2.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
C.重力崩塌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
3.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柱体
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受严重风蚀
B.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
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D.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
20-21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

9 . 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叶尔羌河河水补给B.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
C.山地降水D.地下水
2.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A.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
B.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
C.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
D.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
3.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     
A.提供养分,供给植被生长
B.阻隔湖水下渗
C.粘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
D.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

10 . 温带雨林是一个很小且分散的生物群系,由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组成。下图所示群岛有大小岛屿1100多个,所有岛屿上都是崎岖的山地,岛与岛之间形成深海峡,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岛上的土壤为海相化石、砂砾、石灰岩和黏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终年温和湿润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该群岛温带雨林分布广的原因是(     
①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影响②西风从海洋携带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③沿岸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④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