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尚奥保护区处在三种不同气候类型交汇地带,区内有一动物观测点。调查发现,洛伊塔山岭与恩格鲁曼断崖之间台地的自然景观独特。图为“尚奥保护区及附近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点最佳观测时间及动物迁徙趋向是(     
A.1月、向北B.4月、向南C.8月、向北D.12月、向南
2.推测尚奥保护区西侧台地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是(     
A.森林,冷暖气流持续相遇降水多B.森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
C.草原,受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D.草原,海拔较高大气对流作用弱
2022-01-26更新 | 40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森林大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对冻土的水热影响显著,会加速冻土退化,1971年,阿拉斯加北部的黑云杉林遭遇重度林火,林火毁灭了61k㎡的林地,林火之后,重度火烧的植被与冻土经历了一系列演化过程。下图示意重度火烧地的植被与冻土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重度林火后会加速冻土退化,下列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林火使地面裸露,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B.林火产生大量烟尘,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C.林火烧毁大量植被,植被削减冷空气能力下降
D.林火烧毁有机质层,冬季保温作用减弱
2.重度林火后,关于草本-低矮灌木最先恢复的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草本植被种子传播速度快B.草本植被耐贫瘠和耐干旱,对水肥需求少
C.林火烧毁高大乔木,对草本遮荫作用减弱D.林火使得地温升高,更适宜草本植被生长
2022-01-24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3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B.②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C.③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B.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C.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减少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2022-01-12更新 | 484次组卷 | 1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热融滑塌一般指在厚层地下冰分布的区域,由于地下冰暴露,在融化季节地下冰融化使其上覆的融土失去支承而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塌落的现象。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现象普遍发育,其北麓河盆地西北侧A区域是热融滑塌集聚发育区。下图示意A区域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麓河盆地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本区域(     
①海拔较高的山顶地区②海拔较低的盆地平坦地区③盆地周边的山麓地区④部分山地丘陵地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北麓河盆地热融滑塌多发育于阴坡区域,原因在于阴坡区域(     
A.土壤湿度大B.冻土季节融化层较深C.年降水量大D.森林分布密集
3.青藏高原地区热融滑塌事件多发,产生的可能影响有(     
A.道路被掩埋,路基湿陷B.冻土层中的碳释放,大气成分显著改变
C.荒漠化加剧,地震多发D.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2023-02-17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区普高联谊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5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研究表明,人类开垦湿地会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下图示意黄河湿地包头段不同地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四种地被包括自然状态的裸地和芦苇、人工种植的旱柳树和玉米,推测其对应序号依次是(     
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
2.关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以下说法的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不同使其表层有机碳含量远大于深层
B.受淋溶作用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大
C.地表植被是影响表层与深层有机碳的关键因素
D.随深度增加,微生物活性升高,有机碳差异小

6 . 植物的发芽、展叶、返青、开花、落叶等周期性的现象称为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研究表明,植被返青与春季积温正相关;返青需要一定的低温冷激(冬季一定低温量能够降低植被春季返青时对热量的需求,加速植被展叶、返青)。秦岭山地横贯于我国中部,气候复杂,植被物候空间差异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山地植被物候的一般规律是(     
A.高山地区,返青早B.河谷地区,开花晚
C.高山地区,花期短D.河谷地区,落叶早
2.近年来,秦岭山地的植被返青期总体呈现出低海拔区推迟、高海拔区提前的变化趋势,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低海拔区春季积温不够B.高海拔区春季增温幅度大
C.高海拔区冬季积温充足D.低海拔区冬季低温量过多
3.研究发现,秦岭北坡植被返青期比南坡更早,最可能原因是(     
A.南坡受太阳辐射影响,积温过多B.南坡受季风影响,低温冷激量少
C.北坡受季风影响,春季降水更多D.北坡受焚风影响,春季升温更快
2022-10-12更新 | 94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非洲的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如非洲局部示意图所示,无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的某一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湖面呈现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由此而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时,北京所处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以下关于玫瑰湖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藻类生长
B.雨季时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较多
C.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矿物质多
D.气压带风带北移,光照充足的结果
3.以下关于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B.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D.对沿岸环境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020-11-19更新 | 1379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河流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1)与甲时期相比,说出乙时期河流径流与海流作用力的大小,试从拦门沙的位置及泥沙分布状况加以说明。
(2)分析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会对河口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9 . 下表是在对某区域五块不同林地连续9年的观测分析后所得到的侵蚀模数(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与滞留水模数的相关数据。不同树种随树龄变化的水土流失特征,为该地区人工植被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及抚育管理提供借鉴。(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树冠大、高度较矮、树叶密度大、郁闭度高的林地拦截雨滴击溅的作用大,能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水土流失量较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前三个小区相比,随着时间的增长,茶叶与松树林观测小区的侵蚀模数变化有差异的原因是   
①茶树根浅,保持水能力弱②松树林落叶量小,保持水土能力弱③茶树每年要进行施肥与采茶,人为影响程度大④松树林的树冠形状与郁闭度对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有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若用下列树种进行城市绿化,则从长远来看最易于起到海绵城市作用的是
A.毛竹B.林灌混交C.松树D.松鼠
3.题中所示地区最有可能是
A.北京B.孟买C.南昌D.长春
2018-01-2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纳米比亚西岸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该区域年降雨量不到25毫米,水汽来自夜间所形成的露水以及海雾。植物叶面的气孔在呼吸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读下图纳来比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国完成下列各题。

1.纳米布沙漠地区降水少的原因不包括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受沿岸寒流减湿作用
C.位于内陆地区大陆性强D.受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
2.当地生长的一种植物名为百岁兰,一生只长两片叶子,叶片呈长带状,长达2-3.5米,宽约60厘米,推测其叶面上的气孔
A.数量多,白天张开B.数量多,夜晚张开
C.数量稀少,白天张开D.数量稀少,夜晚张开
2018-01-2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