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023·江西·二模

1 . 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迎生植被)、羊草、针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2.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B.寸草苔增多C.针茅高度增加D.芦苇盖度增加
3.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②水质恶化③沙化加重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3·全国·模拟预测

2 . 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冈底斯山的群峰之间,湖水主要来自其周边高山上的冰雪融水,透明度和矿化度较高。受湖水矿化度的影响,湖区生物空间分布不均。下图示意扎日南木错2002-2017年湖岸线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扎日南木错湖区水禽数量最多的水域最可能位于(     
A.东南部B.南部C.西北部D.中部
2.2002-2017年间,扎日南木错流域气候趋向(     
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
2023-09-27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5-6题及变式题
3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钻探发现,在洱海湖区边缘A地附近普遍存在距今6000年前形成的螺壳层,在B点发现距今3500年前的湖砂沉积。洱海属于断陷湖,湖盆内部的湖面高度基本取决于下游出水口水位高度。洱海湖面海拔约为1950米左右,主断裂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为4000m的苍山。苍山山体主要由硬度较大的变质岩组成,山顶附近全年有一半时间存在积雪。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在洪积扇带前缘的湖面下方分布着数量较多的滨岸水下扇。图为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历史时期内洱海湖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情况及判断依据。
(2)从地壳差异运动的角度,推测引起洱海湖面水平变化的可能原因?
(3)说明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的原因?
(4)密度差异是滨岸水下扇形成主要因素,请说明洱海西岸滨岸水下扇的形成过程。
2023-05-14更新 | 4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9题及变式题
23-24高三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长有大片泰加林(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具有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等典型形态特征。大兴安岭主脉西侧一些东西延伸的山脉中,其北坡比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林中由于大风、积雪、自然枯死等原因,形成大量倒木。图左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图右为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



(1)说明泰加林的形态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2)推测大兴安岭主脉西侧一些东西延伸的山脉中,其北坡比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的原因。
(3)分析大量倒木对林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3-11-04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9题及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910月小浪底水库建成,自2002年起,每年6月实施调水调沙,大规模、集中式的调水调沙对黄河口三角洲及中下游渔业生态环境、渔业种质资源均产生很大影响。图1为黄河流域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图2为黄河口三角洲时空演变图。

   

(1)利津水文站位于小浪底水库下游,但水文站流量比小浪底水库流量小,请分析原因。
(2)分析2003~2006年黄河口三角洲北部沙嘴延伸、南部沙嘴蚀退的原因。
(3)推测调水调沙后黄河中游采样点鱼类资源的变化并提出黄河中游鱼类资源的保护措施。
2023-10-22更新 | 56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9题及变式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花高段(花园口至高村段)1971-2016年间,河床泥沙冲淤量(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不断变化,河槽形态(河宽与水深)变化明显。1985年龙羊峡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的来水量与来沙量都明显减少;1999年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来水量稳中略升,来沙量显著减少。下图示意黄河下游花高段位置、逐年累计冲淤量、河槽形态变化(a示意黄河形态、b示意黄河花高段、c示意黄河花高段逐年累计冲淤量、d示意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变化)。


   
(1)指出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特征的变化。
(2)判断黄河花高段河槽萎缩最明显的时段,并阐述其萎缩的过程。
(3)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河槽趋于窄深,分析其原因。
(4)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推测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07-26更新 | 497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1(新高考七省专用)-【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

7 . 地处中亚北部哈萨克斯坦气候干旱,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调查发现该地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科学家研究预测,即便是气温、降水无明显变化情况下,未来该地牧草分布状况可能发生改变。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于缓丘,河谷的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河谷(     
A.降水较多B.地下水多C.温度较高D.蒸发较弱
2.推测未来该地牧草最近一次的变化(     
A.缓丘稀疏,河谷稀疏B.缓丘葱郁,河谷葱郁
C.缓丘葱郁,河谷稀疏D.缓丘稀疏,河谷葱郁
3.影响未来河谷牧草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土壤D.光照
23-24高二上·新疆·期中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m,为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这里生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动植物宝库”。武夷山海拔在1900m以上的自然带为中山草甸带,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且生长茂密;木本植物低矮,胸径大,分布较少,树木枝条弯曲,木质好。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随着气候变暖,近二十几年来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武夷山脉的地理位置及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1)说明武夷山被誉为“动植物宝库”的原因。
(2)从植被特点角度,推测武夷山中山草甸带的气候特征。
(3)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3-10-26更新 | 418次组卷 | 9卷引用:地理(黑龙江、吉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9 . 2005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敦德布拉克洞穴内发现了关于滑雪的岩画——考古学家推测其绘制时期为公元前1-3万年的旧石器晚期。岩画清晰反映了阿勒泰居民脚踏毛皮滑雪板,手持雪杖进行狩猎的过程(下图)。新疆阿勒泰地区因此被认定为“人类滑雪起源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敦德布拉克洞穴岩画历经上万年得以保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烈B.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
C.洞穴内部,气象要素稳定D.降雪多,长期积雪覆盖
2.阿勒泰地区的雪板滑雪起源早,但现代滑雪运动发展却较慢,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A.雪质B.位置C.市场D.积雪期
2022-04-14更新 | 541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5(新高考七省专用)-【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
22-23高二下·吉林长春·阶段练习

10 . 西藏拟溞是一种双甲目溞科动物,广泛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咸水湖泊中,其丰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水温呈负相关,与营养浓度呈正相关。下图为过去1000年达则错西藏拟溞丰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1050-1200年(     
A.湖泊营养浓度较高、温度较高B.湖泊营养浓度较高、温度较低
C.湖泊营养浓度较低、温度较高D.湖泊营养浓度较低、温度较低
2.1850年后西藏拟溞丰度较高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冷B.地壳抬升加剧C.湖区营养浓度升高D.天敌大量死亡
3.该流域内下列人类活动会增加西藏拟溞丰度的是(     
①人口迁入②湖边洗衣③发展畜牧业④湖区发展渔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6-2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0-11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