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沿黄经济区是指宁夏以银川为中心的黄河沿岸部分地区,位于宁夏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且西部高差较大,冬季长、夏季短,日照充足,干旱少雨,蒸发量大。该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新材料基地,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2010-2019年,该区粮食种植面积波动下降,其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和豆类产量飞速下降,而经济作物产量逐年增加。图示意宁夏沿黄经济区的范围。



(1)简述宁夏沿黄经济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指出宁夏沿黄经济区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请为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家观察和分析红柳沙包的沉积纹层,可以了解沙漠地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红柳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一种灌木,其枝条细长柔韧,根系发达。红柳秋季落叶,形成枯枝落叶层;初春和夏季,风沙在灌丛中堆积。年复一年,逐渐堆高,形成具有沉积纹层的红柳沙包,各沉积层颗粒物大小不尽相同,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状况存在差异。罗布泊西南缘红柳沙包的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罗布泊地区。下图示意罗布泊西南缘红柳沙包景观。



(1)红柳沙包某些年份的沉积层颗粒物较粗,推测其形成的环境条件。
(2)描述红柳沙包背风坡的植被覆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从研究红柳沙包的视角,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整体响应过程。

3 .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环境独具特色。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区域性C.整体性D.综合性
2.西北内陆地区的气候,为塑造风沙地貌提供的条件是(     
①强烈的物理风化②显著的生物风化③风力的侵蚀、搬运与堆积④大面积地表裸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形成西北内陆地区土壤特征的直接因素是(     
A.气候B.地貌C.地质D.生物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景泰县(下图)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部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5%。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仅为185毫米,蒸发量却达2303毫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典型生态脆弱区,县域内盐碱危害、干旱和风沙共存,水资源缺乏,生态功能弱,生态环境基础差。

(1)简析景泰县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
(2)简述脆弱的生态环境对景泰县农业发展的影响。
(3)请为景泰县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2022-12-19更新 | 91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5 . 风化穴是岩石表面因各种风化作用或风蚀作用形成的负地形。新疆东帕米尔高原盖孜河流域中游某村(海拔2600m)附近冰碛平台上分布花岗岩大块漂砾,该村所在的河谷两侧有高山夹持。下图示意该村花岗岩大块漂砾边墙型风化穴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盖孜河中游某村花岗岩漂砾分布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C.搬运作用D.侵蚀作用
2.盖孜河附近花岗岩漂砾的边墙型风化穴多面向河流的下游或河谷,主要原因是(     
①水汽较多②受山风影响③地势低平④受谷风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边墙型风化穴形成过程中,由乙到丙,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植被类型增多B.人类活动干扰C.地质灾害频繁D.风沙活动持续

6 . 俄罗斯北方的针叶林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森林,分为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林下冻土带广泛发育。受气候变化影响,北方常绿针叶林带和落叶针叶林带的范围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气候变暖对俄罗斯针叶林分布的影响表现在(     
A.常绿针叶林带南界向南扩展B.常绿针叶林带北界向南扩展
C.落叶针叶林带南界向北扩展D.落叶针叶林带北界向南扩展
2.与常绿针叶林相比,落叶针叶林(     
A.夏季植被吸收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高
B.夏季植被反射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低
C.冬季地面吸收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高
D.冬季地面反射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低
3.俄罗斯北方针叶林带分布的变化会使(     
A.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B.林下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C.林下多年冻土带厚度变厚D.常绿针叶林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2022-11-24更新 | 802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下图)。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



(1)简述杭盖草原上河谷牧草相对于缓坡更加繁茂的原因。
(2)古时游牧民族往往选择在杭盖草原附近山地的南麓越冬,分析其原因。
(3)牧民长期居住在草原上,过度放牧,极易出现草地退化。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草地退化带来的影响。
2022-11-11更新 | 581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颐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湘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多岩溶台地。岩溶台地是类似于平顶山或桌状山的一种岩溶地貌,多与峡谷伴生。下图分别为岩溶台地—峡谷示意图(图a)和景观图(图b)。湘西岩溶台地的绝壁上多悬挂式洞瀑(如图c)。它是由地下溶洞或暗河中的地下水体,从崖壁上岩溶洞穴口流出而成。其形成与地壳运动、地表河流下蚀、地下河溶蚀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1)描述岩溶台地地貌景观的特征。
(2)简述湘西岩溶台地的形成条件。
(3)推断悬挂式洞瀑的形成过程。

材料二: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4)分析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亘半岛,最高峰加尔赫峰海拔2468米。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大冰盖面积达660万平方千米,厚度3000米,向南覆盖到48°N的广大欧洲地区,古冰川作用显著。距今12000-8000年时,冰川消退,菠萝的海形成。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位置和地形。



(1)说出斯堪的纳维亚山地的地形特征。
(2)推测第四纪以来波罗的海的形成过程。
(3)说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现在仍有冰川存在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图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

(1)说出黄河源园区的主要天然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
(2)判断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淡水湖的主要依据。

黄河源园区所在的玛多县面积2.5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5万(2021年),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3)分析核心保育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原因。
2022-09-07更新 | 7275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