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5月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陆续进入夏季,但天山的山脚处却刚刚春暖花开,待到5月中下旬,这里已经是一片花的海洋,再到6月上旬,这些花儿已经不见踪迹,因此这些花儿被称为“早春短命植物”。如果上一年冬季降雪较少,第二年春季当地就有可能看不到这些迎春怒放又迅速消逝的花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月上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陆续进入夏季,但天山的山脚处却刚刚春暖花开。其原因不包括该处(     
A.海拔较高,进入春季较晚B.纬度位置相对较高,进入春季较晚
C.大陆性气候较强,进入春季较晚D.降水较少,进入春季较晚
2.天山“早春短命植物”生长时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地下水B.大气降水C.高山冰雪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2023-03-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2 . “蓝眼泪”是由海洋中甲藻类的夜光藻发光形成的,当它们受到海浪等刺激时,会发出蓝色的光。夜光藻适宜生长在水质较好的海域,最适宜温度为18—20℃。4—6月是平潭岛“蓝眼泪”现象高发期,许多游客前来“追泪”打卡。平潭岛周边浅海面积大,礁石众多。下图为平潭岛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最可能观看到“蓝眼泪”的海域是(     
A.河流入海口B.远海海域C.沙滩附近D.礁石附近
2.4—6月是在平潭岛观赏“蓝眼泪”的最佳时间,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强度低B.海水温度适宜C.季风势力减弱D.海水透明度高
3.“蓝眼泪”爆发短期内可能对局部海域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海水的流动性B.降低生物多样性
C.提高海水的透明度D.提高海水的盐度
2024-01-05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镇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统考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3 .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自然环境,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位于日本九州中部低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阿苏草原,是一片依靠人工维持的半自然草原(面积约230平方千米),当地农民有定期对草原进行烧荒的传统,烧荒之后,新草破土而出,造就阿苏草原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景观,吸引游客来此策马扬鞭。图示为可苏草原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无人工干预的自然状态下,阿苏草原地区植被可能演化为(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荒漠草原
2.推测当地农民烧荒的时间是(     
A.春末夏初B.秋末冬初C.夏末秋初D.冬末春初
3.当地农民烧荒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向森林演化B.防止草原火灾C.增加光照面积D.增加土壤肥力

4 . 辫状水系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汉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瓣的水系,散乱多变,也称为游荡型河道。下图为冰岛某沉降盆地的河流水系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灰对该河流的影响是(     
A.落差变大B.河床变宽C.稳定河床D.固结河岸
2.图示M处河岸始终稳定,推测其可能是因为(     
A.流量稳定B.沉积层厚C.凹岸沉积D.基岩岩性坚硬
3.图中沙洲土壤(     
A.质地粗糙B.有机质含量高C.颗粒分选性强D.磨圆度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蜜蜡(右图)是色泽柔和、肌理细腻、触感湿润的不透明状或半透明状的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盛产蜜蜡,其中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是全球蜜蜡的最大出产地(左图)。为了寻找和发现珍贵的蜜蜡,潜水员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当风暴把蜜蜡从海底卷到海岸时,打捞蜜蜡的旺季也就到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对蜜蜡形成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冷—树木分泌树脂一树木被冰雪掩埋—树脂石化为蜜蜡
B.树木分泌树脂—树脂被深埋地下—热力高压环境一树脂被石化
C.火山喷发—岩浆吞噬森林—树木分泌树脂—树脂在岩浆中冷却凝固
D.海平面上升—森林被淹没树木遇水分泌树脂—树脂在碎屑中固结成岩
2.推测在蜜蜡形成年代,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可能大量分布有(     
A.低矮灌木B.热带雨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
3.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潜水员打捞蜜蜡的旺季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2-03-23更新 | 680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火地岛是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岛屿,森林覆盖率高。该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下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及该岛屿某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景观最可能位于(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推测当地民居多为(     
A.平顶房B.蒙古包C.竹楼D.低矮木屋

7 . 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侵,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水进退产生深刻影响。海水在向陆地推进或退却的过程中,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会随水深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水体越深,沉积物颗粒越小。左图示意海侵或海退时形成的沉积序列,右图示意按顺序发展的不同时期海平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甲、乙沉积序列推断(     
A.甲表示海侵,陆地面积缩小B.乙表示海退,陆地面积缩小
C.甲表示海退,陆地面积扩大D.乙表示海侵,陆地面积扩大
2.甲沉积序列时期(     
A.老沉积层的面积大于新沉积层B.地球上有更多的碳元素被固定
C.海平面发展顺序为4→3→2→1D.多年冻土融化使温室气体释放
2024-03-02更新 | 810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储存养分量的核心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
2.图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2019-07-20更新 | 33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1试卷

9 . 煤矸石山由煤炭开采废弃的煤矸石堆积而成。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考察辽宁省阜新市某废弃矿区煤矸石山时发现,该煤矸石山植被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阶段、灌木与乔木混合阶段,且南、北坡因水分差异导致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及速度差异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煤矸石山植被演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2.该煤矸石山南、北坡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及速度特点是(     
A.南坡先,速度快B.南坡先,速度慢
C.北坡先,速度快D.北坡先,速度慢
3.如果自然环境稳定且无人类活动干扰,该煤矸石山植被的变化趋势为(     
A.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物种都增多B.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物种都减少
C.草本植物物种增多,乔木植物物种减少D.草本植物物种减少,乔木植物物种增加
2024-02-29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Ⅱ)文综地理试题
9-10高二下·江苏常州·期中
名校

10 .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下图是全球气温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的产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全球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度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则相反
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升温3℃,下列几个国家或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B.西亚C.北非D.中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