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川西云杉林是青藏高原海拔分布最高的树种,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科学家们通过比较该树种不同海拔、树龄、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变化来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研究显示,两个时期相比(下表),2006+2010年,该树种的生物量增加,短期(0--20年)和中期(30-50年)幼龄树生物量增加最多,长期则为中龄树生物量增加最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

10年气温平均升高

10年降水平均增加

1970~2005

0.2

46.6mm

2006~2010

0.5

4.5mm

1.从表格数据判断,2006-2010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2.中、短期川西云杉幼龄树生物量的增加最多,其生物量增长的主导因素应是(     
A.土壤B.光照C.温度D.水分
3.推测2006--2010年,相同树龄的川西云杉林生物量的增加(     
A.高海拔区最多B.中海拔区最多C.低海拔区最多D.各海拔大致相同

2 .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地表反射率的差异,获取我国某区域植被生长状况,从而了解数十年来该地植破生长李始期与末期的变化。下图示意该区域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A.常绿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C.荒漠草原D.高山草甸
2.研究者发现该区域近十年来植被生长季的年际变化较大,若(     
A.春季气温偏高,生长季始期提前B.夏季降水增多,生长季始期提前
C.秋季气温偏低,三生长季末期推迟D.冬季降水增多,生长季末期推迟
2022-08-12更新 | 94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10月)练习地理试卷

3 . 读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兴安岭中段东坡上部为森林,下部为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土壤厚度差异
C.水分差异D.地形坡度差异
2.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好差比较及影响因素是(     
A.草原III>草原I   地下水B.草原I>草原III   东南季风
C.草原II>草原I   山地坡度D.草原III<草原II   局地环流
2021-12-09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12月)地理试题

4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全年多西风,南部多西北—东南走向的树枝状沙丘(相对高度10~12米)(下图为沙垄断面)。因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的小生境差异较大,造成生物结皮(由细菌、藻类等及其分泌物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在各部位的厚度不均。梭梭属植物根系发达,抗旱且喜沙埋,则逐渐被挤到沙丘顶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比较该地区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生物结皮的厚度大小,正确的是(     
A.东坡>西坡B.西坡>东坡C.西坡>底部D.顶部>底部
2.梭梭属沙生植物,被挤到沙丘顶部的原因是(     
A.顶部结皮薄,土壤水分浅层化B.顶部结皮厚,深层土壤水分少
C.顶部起沙风速大,风蚀作用弱D.顶部土壤物质组成分选性较好
2021-11-03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7-18高一下·河南安阳·开学考试

5 . 下图为甲、乙两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山地的落叶阔叶林带比较则(     
A.甲山地海拔高度较乙山地低B.乙山地的纬度较甲山地高
C.甲山地南北坡的差异比乙山地小D.两山地南北坡没有差异
2.人口增长导致乙山地南坡的常绿阔叶林破坏,土壤肥力下降,体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
2021-09-22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下图为某研学小组拍摄的三幅植物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以上植被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的差异B.土壤的差异C.生物的差异D.海陆位置的差异
2.该小组同学对土壤也比较感兴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说: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有机养分的最初来源
B.乙同学说:热带地区土壤厚度一定比温带地区大
C.丙同学说:荒漠地带比雨林地带的物理和生物风化作用都弱
D.丁同学说: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2021-07-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在南非北部广袤的荒原上,经常会看到大型鸟巢附着在树上(如图),鸟巢甚至盖过了树的本身。有些鸟巢的内部有多达上百个“房间”,堪称巢穴公寓”,里面群居着数百只鸟,这种鸟叫作“群居织巢鸟”。巢穴向下开口,利于雨季排水。“巢穴公寓”有的重达1吨,干草厚度较厚,为鸟类提供了舒适的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     
A.沙漠广布,多雅丹地貌B.稀树草原面积大
C.河网密布,水系发达D.雨林景观随处可见
2.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属于“百鸟群居”原因的是(     
①大树的数量少   ②食物比较缺乏   ③全年温差大   ④自然天敌数量多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图示该区域雨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洋流影响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C.受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影响D.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

8 . 下图示意沿88°E经线的局部地形和气温变化,其中阴影表示地形剖面,曲线表示7月份海拔4500米高度上的气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7月份海拔4500米高度上的各地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近的差异B.冰川面积的差异C.纬度的差异D.海拔高度的差异
2.7月,近地面区域与恒河平原比较,青藏高原(     
A.气压比恒河平原高B.光照比恒河平原强C.气温比恒河平原高D.降水比恒河平原多

9 . 下图为“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地夏季(     
A.寒冷少雨B.温和多雨C.炎热干燥D.高温多雨
2.②、③两地比较,(     
A.②地气温年较差小于③B.②地年降水量大于③
C.两地地气候特征差异不大D.②地气候大陆性强于③
3.最能体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③-②
2021-02-0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1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常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综合思维、差异比较等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完成下面小题。

1.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为(     
①要素特征分析②收集资料③整体特征分析④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⑤调查验证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⑤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⑤
2.分析区域内相对一致但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特征属于下列哪个步骤(     
A.要素特征分析B.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C.整体特征分析D.收集资料
2020-10-12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高二地理 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