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市巴河上游的高深峡谷内,是藏东南最大的冰川堰塞湖,湖面海拔约3490m,水生动物种类较多。巴松措受南亚季风影响,流域内森林茂密,湖泊出水口处分布有冰碛丘陵。研究表明较高的水温适宜浮游植物繁殖,而巴松措湖区丰水季浮游植物生物量(重量)小于枯水季。下图示意巴松措流域。

(1)比较仲错弄巴曲和扎拉河的含沙量,并指出影响因素。
(2)与枯水季相比,分析丰水季巴松措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观点认为巴松措未来会消失,你是否支持该观点,并说明理由。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萨河流域面积为31760km2,是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流域内总人口77.77万人,占西藏自治区总人口的21.3%,流域上游经济发展以农牧业为主,下游为拉萨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近十几年来,青藏高原的气温突增、南亚季风强度减弱、森林植被的增加等事件都对拉萨河流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了保护流域生态安全,西藏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下图示意拉萨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1)简述南亚季风强度减弱对拉萨河流域的不利影响。
(2)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气温突增,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分析森林覆盖率增加导致拉萨河年径流量减少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七)19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L湖原是某干旱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甲河周边人口较多,工农业发展较快。但近年来L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芦苇茎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如下图)。

(1)试比较L湖湖泊北侧的湖底坡度和南侧的湖底坡度的大小,说明判断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2024-01-26更新 | 18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下图)。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

(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发源于阿尔泰山西南坡,沿阿尔泰山南麓向西北流,流域内众多的支流多从干流右岸汇入,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乌伦湖形成于第四纪晚期,由乌伦古湖、吉力湖等组成,为北疆最大的内陆湖泊,湖水平均深度为8m,北岸断崖距额尔齐斯河仅2.1km。湖区鱼类资源丰富,产量占新疆鱼产总量的1/3以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滨的沼泽面积逐渐减少,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下图为乌伦古湖位置示意图。

(1)从水源角度分析额尔齐斯河右岸梳状水系的成因。
(2)分析乌伦湖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3)从流域综合治理角度为改善乌伦古湖生态环境提出可行性措施。
2024-01-05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之一。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沙尘暴发生频次不同。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出现频次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

(1)简述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图示乙地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较少,而甲地明显较多,试分别分析原因。
(3)说出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的高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4)说明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多发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4-01-05更新 | 270次组卷 | 8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二(湖南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南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以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地表第四纪沙性沉积物深厚,面积达4.22km25世纪前这里曾是良好的牧场。榆林市地处横山与驼峰山间榆溪河两岸,历史上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5世纪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多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下图示意毛乌素沙漠位置。

(1)分析5世纪前毛乌素地区牧场良好的自然原因。
(2)推测陕西省榆林市历史上被称为驼城的主要原因。
(3)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简述自1959年以来我国在毛乌素沙漠治理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
2023-12-23更新 | 938次组卷 | 9卷引用:地理(湖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镍主要用于生产不锈钢、合金钢、三元动力电池等,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印度尼西亚镍矿储量占世界镍总储量的52%,主要以风化淋积型红土镍矿床为主,多分布在地表。岩浆岩中的橄榄岩是红土型镍矿的主要成矿母岩。中国镍金属消费量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8%,其中约85%的镍金属应用于不锈钢生产。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禁止本国镍原矿资源直接出口,我国Q控股集团对印度尼西亚镍矿进行直接投资,在当地建设红土镍矿镍铁不锈钢生产厂,积极开发针对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的规模化冶炼工艺。如图示意印度尼西亚主要镍矿产地分布。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形成过程。
(2)说明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开发的有利条件。
(3)说明Q控股集团对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进行直接投资对中国或印度尼西亚的好处。(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千米,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下图示意库布齐地区地理位置。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说明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11-09更新 | 603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的阿连特茹地区(如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从气候角度说明阿连特茹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2023-11-01更新 | 1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