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多地少是填海的内在原因,淤泥浅滩是造陆的自然条件。澳门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填海造陆工程的推进,海岸生态问题逐渐显现。2018年7月底,我国推出限制围填海政策。珠江水系素有“三江汇流,八口入海”之称,珠江河口的泥沙淤积状况是陆地径流和海水运动交互作用的结果。2009年澳门大学搬迁至珠海市。图甲示意珠江口及澳门位置,图乙示意澳门面积的变化,下表示意珠江三条支流的统计数据。


干流长度(km)集水面积(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亿k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万吨)
西江221435312022006802
北江57352068410515
东江56235340220314

(1)与香港相比,说明澳门填海造陆的自然优势。
(2)说明澳门填海造陆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3)填海造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请为澳门走出这一困境献计献策。
2023-04-19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兴化垛田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里下河平原腹地,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0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1194—1855年,黄河侵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给里下河区域带来了频繁的水患和大量的泥沙,湖群淤垫成为沼泽。为趋利避害,当地先民在浅水区开挖沟渠,并将淤泥水草挖出堆垛,形成了大小不等四面环水的垛田。18世纪,人们在垛田外围修筑圩堤,逐渐形成区域性的灌排工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建设了更大规模的圩堤工程,圩堤内水位得以稳定。20世纪后期,当地出现大面积堆垛成田、放岸填沟现象,垛田面积变大、高度降低。垛田生产的瓜果、蔬菜品质优良,香葱、龙香芋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21世纪,该地借助独特的景观、特色农产品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图1为里下河平原位置示意,图2为兴化垛田景观,图3为兴化垛田演变示意。

(1)简述传统垛田景观形成的地理意义。
(2)相对于传统垛田,现代垛田面积变大、高度降低。试评价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3)从服务功能与价值角度,分析传承和保护垛田景观的必要性。
2023-03-23更新 | 122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德善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纬水汽输送的强弱变化是造成双台风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而越赤道气流对水汽输送起到关键作用。双台风效应对台风强度变化也起着重要作用:两个台风系统会产生吸附作用,合并成一个环流系统。2017年7月双台风“纳沙”和“海棠”24小时内先后登陆福建。上图示意“纳沙”和“海棠”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下图示意双台风登陆前后台风区域平均水汽通量(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1)描述双台风登陆后强度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纳沙”和“海棠”登陆后维持时间的差异。
2023-01-12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泥石流是由冰雪融水或冰湖溃决冲蚀形成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形成的堆积体常对河道产生影响。藏东南帕隆藏布江流域是我国冰川泥石流的多发地区,随着气温升高,该流域冰川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增加。下图示意帕隆藏布江流域某沟谷冰川泥石流堆积体对河道的影响。



(1)从地形地质条件的角度说明帕隆藏布江流域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2)分析气温升高对帕隆藏布江流域冰川泥石流发生频率增加的影响。
(3)与入海口三角洲相比,指出图中冰川泥石流堆积体中沉积物的差异。
(4)说明图中冰川泥石流堆积体对虚线框内河岸形态变化的影响过程。
2023-01-12更新 | 1340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长沙高新区湖南师大思沁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9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尼泊尔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同意构建全方位合作格局。青藏高原和尼泊尔相邻,近年来青海和尼泊尔的往来越来越频繁。


(1)尼泊尔交通运输方式以航空业为主,但机场规模较小,分析其原因。
(2)尼泊尔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简述对其三次产业的影响。
(3)尼泊尔北部夏季有哪些地质灾害,青藏高原和尼泊尔共有的清洁能源。(各列举一条)
(4)日月山的隆起改变了区域的水系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青海湖的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纳米比亚最不能错过的是美丽又震撼的星空,其位于南非高原西侧,地广人稀,被列为世界上5个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之一。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是天文爱好者观察天空的理想之地。

材料二:纳米比亚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材料三: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而是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来代替上衣,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材料四:纳米比亚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长期短缺,70%需要进口,很多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1)分析纳米比亚成为世界著名天象观察地的原因。
(2)简析纳米比亚海岸附近火烈鸟聚集的自然条件。
(3)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
(4)分析纳米比亚粮食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下图)。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



(1)简述杭盖草原上河谷牧草相对于缓坡更加繁茂的原因。
(2)古时游牧民族往往选择在杭盖草原附近山地的南麓越冬,分析其原因。
(3)牧民长期居住在草原上,过度放牧,极易出现草地退化。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草地退化带来的影响。
2022-11-11更新 | 580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颐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湘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多岩溶台地。岩溶台地是类似于平顶山或桌状山的一种岩溶地貌,多与峡谷伴生。下图分别为岩溶台地—峡谷示意图(图a)和景观图(图b)。湘西岩溶台地的绝壁上多悬挂式洞瀑(如图c)。它是由地下溶洞或暗河中的地下水体,从崖壁上岩溶洞穴口流出而成。其形成与地壳运动、地表河流下蚀、地下河溶蚀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1)描述岩溶台地地貌景观的特征。
(2)简述湘西岩溶台地的形成条件。
(3)推断悬挂式洞瀑的形成过程。

材料二: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4)分析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中游地区湖泊密布,江河纵横。云梦泽指今汉江与长江交汇地带的古湖源,由第四纪地壳运动所成的洼地积水而成。先秦时期云梦泽地区江河漫流、河道曲折,河流或分或合,水运或通或塞,变化无常。由于河流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古云梦泽面积大大缩减并被分解成二百多个浅小的湖泊,逐渐演变为平原—湖沼景观。下图示意云梦泽地区范围。

(1)说明古云梦泽时期该区域多湖沼与该地自然环境的关联性。
(2)从河流冲淤角度,分析云梦泽地区变化无常的原因。
(3)分析古云梦泽由大湖演变成平原一湖沼的原因。
2022-10-12更新 | 71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8月17日以来,受到反常天气的影响,重庆多个地方连续发生森林火灾,经各方共同务力,至8月28日森林火灾各处明火已全部扑灭。在灭火中,人们采用“以火攻火”方法(反向点火、以火制火),灭火效果突出。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重庆主城区地形图和森林火分布区;右图为“以火攻火”示意图。

(1)从地形和天气的角度,试分析此时重庆多山火的原因。
(2)在右图中画出点火时火场和反向点火点之间的热力环流,并从可燃物、氧气两个方面解释“以火攻火”方法灭火效果突出的原因。
(3)分析此次重庆森林火灾灭火难度大、压力大的原因。
(4)简述此次山火之后对重庆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022-09-30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