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四纪时期黄河干流尚未形成,流域内分布着一些互不连通的湖泊。黄河是在贯通一系列古湖的基础上形成的,三门峡段曾是黄河东流入海的最后一道关隘。新生代青藏高原隆起,为黄河的贯通奠定水动力基础。在晚更新世时期,黄河上、中游各自独立的内流水系和古三门湖逐步相互连通,巨大的水量汇集于古三门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湖水开始从东部三门峡的低缓垭口向东溢流,并不断下切,贯通三门峡,最终形成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受古三门湖的影响该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沉积地层,研究表明此处古湖相沉积厚度受沉积时长影响最大。图为古三门湖的位置及典型地质剖面略图。

(1)简述青藏高原的隆起对黄河贯通古湖所起的水动力作用。
(2)推测古三门湖湖盆沿渭河自西向东古湖相沉积层的厚度分布特征,并简述原因。
(3)分析古三门湖消失对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3-12-27更新 | 425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新课改省区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属于山间陷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开都河,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湖区鱼类等水生植物资源丰富,还发育了大片芦苇沼泽。

材料二: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湖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主要受入湖与出湖水量的影响。


(1)开都河注入博斯腾湖,在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时形成“九曲十八弯”的现象,是由于流水对河床的____作用形成的。开度河与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结合材料,比较博斯腾湖东、西部水体矿化度差异,并解释原因。
(3)博斯腾湖周边地区存在湖陆风,请判断中午时湖边的风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原理。
(4)概括博斯腾湖水位的季节变化特点,从湖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原因。
(5)近年来开都河流域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分析该现象对博斯腾湖及湖周生态带来的影响。
2023-12-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新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1)制约天然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说出山前倾斜平原上天然绿洲的分布特点______
(2)指出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5月,蒙古国和我国北部地区气候严重异常。2~4月沙尘频繁在我国北方多地刷“存在感”,让人感觉沙尘“持续在线”。4月9日~11日我国北方再一次发生了大范围沙尘天气。图为“2023年4月9日16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受蒙古气旋影响,说出西乌尔特天气现象。
(2)推测2023年1~5月,蒙古国和我国北部地区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023-12-12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兴县友兰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当地世居民族创造性地采用适应自然、适度利用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使得古茶林得以保持森林结构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图为云南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置及示意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喜湿,喜弱光,但怕寒,森林间的病虫害传染也是威胁茶林生长的因素之一。林下茶种植方式指在原始森林中间砍除部分对茶树生长不利的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乔木,栽种茶树,形成古茶林,古茶林之间的原始森林起到了分隔防护作用。左图为景迈山某村寨高程及垂直土地利用方式图,右图为古茶林景观图。

(1)描述该地土地资源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地形特征对古茶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3)描述该地古茶林的空间分布特征。
(4)影响该地区原始森林垂直分层现象的主导因素是什么?阐述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对古茶林生长的重要作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班公错是青藏高原西部最大的湖泊,该湖大部分在我国西藏阿里境内喀喇昆仑山山麓,东西长约150多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5千米,最窄处仅50米,东部湖泊最大水深为41.3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道型裂谷湖。达则错地处藏北高原南部,位于那曲地区尼玛县的一个断陷盆地内。青藏高原很多湖泊在不同季节有湖水翻转的现象,湖水的翻转主要受上下层湖水密度差异和风力作用影响。纯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000kg/m3;当水温高于或低于4℃时,密度变小。下图分别示意班公错与达则错流域分布和夏季时班公错达则错湖水水温与盐度随深度的变化。

          

(1)据图2,比较两个取样地湖水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特点。
(2)推测夏季时班公错采样地湖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特点的可能原因。
(3)试解释两湖在夏季转秋季易出现湖水翻转现象的原因。
2023-07-07更新 | 30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高考地理真题综合题变式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班公错是青藏高原西部最大的湖泊,该湖大部分在我国西藏阿里境内喀喇昆仑山山麓,东西长约150多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5千米,最窄处仅5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道型裂谷湖。达则错地处藏北高原南部,位于那曲地区尼玛县的一个断陷盆地内。青藏高原很多湖泊在不同季节有湖水翻转的现象,湖水的翻转主要受上下层湖水密度差异和风力作用影响。纯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000kg/m3;当水温高于或低于4℃时,密度变小。图1示意班公错与达则错流域分布,图2示意班公错达则错湖水水温与盐度随深度的变化。



          
(1)根据图2,比较两湖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特点。
(2)推测两湖湖水盐度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3)试解释两湖在夏季转秋季易出现湖水翻转现象的原因。
2023-06-1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倒木是死亡木的一种类型。研究发现,在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是很多树种更新的苗床,能够促进森林更新。下左图示意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中倒木不同存在形式的密度,下右图示意倒木景观。


      
(1)推测树木死亡的可能自然原因。
(2)指出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的主要存在形式,并说明其对当地森林更新发挥的主要作用。
(3)简述倒木对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2023-06-1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五)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带可通过物理、生物、化学等作用对地表坡面实现减流减少的功效,且种植成本低,成活率高,适合在环保实践中广泛推广。紫色土是紫色岩层上发育的一种岩性土,组成物质较粗,组织疏松,易诱水。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土壤退化十分严重,当地通过建设草带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下左图为草带护坡景观图,下右图示意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某坡地(29°36′N,106°18'E)不同流量和(四季青)草带宽度条件下产流率变化过程。



(1)从地形、土壤角度,分析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解释草带能对坡面实现减流减少功效的原理。
(3)说出影响草带减流减少功效的主要因素。
(4)分别描述不同流量条件下,该坡地产流率随时间和草带宽度的变化特征。
(5)分析中高流量情况下草带宽度从75厘米增加到100厘米时,其减少效果变差的原因。
2023-04-2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高中毕业班4月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颗粒有机碳是不溶解于水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有机颗粒物质,在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某地理研究团队考察北冰洋某海域时发现:该海域超2,3的区域水深小于20米,海水中颗粒有机碳主要受径流输入,海岸侵蚀、浮游生物和沉积物再悬浮等作用影响,5-9月颗粒有机碳浓度较大。下图示意该海域表层和底层的有机碳浓度分布。



(1)归纳该图示海域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该海域底层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浓度最大区域的形成过程。
(3)分析图示海域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浓度5~9月较大的原因。
(4)推测该海域海水中颗粒有机碳向外输出的主要途径。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