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颗粒有机碳是不溶解于水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有机颗粒物质,在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某地理研究团队考察北冰洋某海域时发现:该海域超2,3的区域水深小于20米,海水中颗粒有机碳主要受径流输入,海岸侵蚀、浮游生物和沉积物再悬浮等作用影响,5-9月颗粒有机碳浓度较大。下图示意该海域表层和底层的有机碳浓度分布。



(1)归纳该图示海域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该海域底层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浓度最大区域的形成过程。
(3)分析图示海域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浓度5~9月较大的原因。
(4)推测该海域海水中颗粒有机碳向外输出的主要途径。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东滩南部(下图所示)是径流中所携带泥沙在岛堤之外沉积形成的潮滩,受径流量影响,滩地土壤盐度东北高、西南低。潮滩高程和盐度的梯度变化,共同限制着盐沼植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该地有莎草科及禾本科两类植被分布,植被分布区潮滩高程与群落演替发育的时间存在密切联系。



(1)分析该滩地土壤盐度东北高、西南低的原因。
(2)说出潮滩植被对潮滩环境的改造作用。
(3)推断该地莎草科和禾本科两类植被的演替顺序,并说明理由。
2023-04-28更新 | 3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年1月25日,我国东北地区出现强寒潮天气,两三天后,东北部的鄂霍次克海发育一个强大低压中心,其高度达数千米,受其影响,东北地区形成一种特殊的暖锋天气,带来大范围降雪,下图示意该次暖锋形成时海拔500米高度天气形势。



(1)用黑实线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该暖锋,并用箭头标注该暖锋移动方向。
(2)说明鄂霍次克海在该暖锋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3)指出受该暖锋影响,东北地区气温的时空变化。
2023-04-27更新 | 4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多年冻土下界是指出现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影响其高度分布的因素与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相似。表1为南美洲西岸安第斯山不同纬度山地多年冻土下界的统计数据。

表为安第斯山不同纬度山地多年冻土下界的统计数据

纬度15°S20°S25°S30°S35°S40°S
多年冻土下界(千米)4.24.65.14.73.82.9
(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统计图,并说出安第斯山多年冻土下界随纬度的变化特点。
(2)说明25°S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高度高于15°S地区的原因。

材料二:积雪对地表土层能起到保温作用,积雪厚度越大,对地表的保温作用越强。图为40°N以北地区从大陆性气候向海洋性气候过渡时,多年冻土下界的高度变化。



(3)40°N以北地区从大陆性气候向海洋性气候过渡时,多年冻土下界高度上升,分析其原因。
2023-04-14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50多年前,这里“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如今,通过持续绿化造林和“农桐间作”模式,使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兰考县泡桐有生长速度快,材质轻,不易变形,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等材料。目前,兰考县围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业发展,年创效益20多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多人。下图为兰考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兰考县以前“夏秋水汪汪”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2)分析泡桐防护林的生态作用。
(3)简述兰考县政府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的社会经济意义。
2022-06-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州半岛是中国第三大半岛,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红树林。红树林在雷州半岛里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态势。半岛上不同区域红树林附近的水环境特征差异明显,进而影响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径大小。某团队调研了雷州半岛不同区域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的粒径特征,发现整体上粉砂含量最高,东海岛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最小,企水镇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最大,且沉积物类型多样。图1示意雷州半岛红树林分布及该团队采样区域位置,图2表示不同采样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


      
(1)描述雷州半岛红树林空间集聚特点。
(2)与企水镇相比,东海岛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径更小,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根据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径特征,说明红树林在维护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2023-07-11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综合题变式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图2为①②两地的植被景观图。


材料二:野外考察是学习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法。图3为某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在广西拍摄的景观照片。



(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____(填“植被”或“地形”),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图中甲、乙两地都是我国肥沃土壤的分布区,其中乙为________土。
(2)自然环境中植被分布具有显著的规律,图中典型的植被类型①为________,影响①②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填“热量”或“水分”)。
(3)流水作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一般形成________(填“洪积扇”或“河漫滩”),一般来说,河流凹岸的侵蚀作用比凸岸________(填“弱”或“强”)。
(4)根据材料二,该地貌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
(5)该地貌类型对当地交通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对交通_________;对农业生产____________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祁连山南部某区域土地类型分布及地下水深度等值线(单位:cm)略图。该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干旱,全年以西北风为主,固态降水占比相对较高,地下水丰富地段形成大面积草地,草地表面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能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全球变暖使该区域草地退化加剧,近年来,政府通过营造防护林防止草地荒漠化,成效显著。

(1)指出图示区域影响地下水深度的主要因素。
(2)解释全球变暖造成该区域草地退化的原因。
(3)分析图示防护林对草地的保护作用。
2022-09-07更新 | 54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零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岸地带原有沙丘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0.64%。风向是影响沙丘坡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如日本东部沿海因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沙丘的坡度特征普遍表现为为东缓西陡。受气候、经济和环保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日本海岸沙丘地的治理难度普遍比同纬度的内陆国家要小。早在17-18世纪,日本开始在海岸地带造林固沙,并禁止清理海岸林地的枯枝落叶。“鸟取沙丘”是当前日本唯一一处可游览参观的海岸沙漠地貌景观(如下图),每年可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可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为保护当地沙漠景观并防止环境污染,日本每年都会采取人工的方式(不使用除草剂)对该沙丘进行除草。

   
(1)与同纬度亚欧大陆内陆国相比,分析日本治理海岸沙丘难度较小的原因。
(2)描述日本西部沿海沙丘不同坡向的坡度特征,并解释成因。
(3)说明禁止清理海岸林地枯枝落叶对沙丘地土壤的改善作用。
(4)简述鸟取沙丘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除草的原因。
2023-06-17更新 | 64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颗粒有机碳是不溶解于水体中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有机颗粒物质,在碳循环中占重要地位。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是陆—海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和关键场所,如图为我国长江—河口—近海连续体,图中反映了长江口区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情况。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连续体内颗粒有机碳发生了明显时空变化,从而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1)从外源和内源中任选其一,指出长江口水体中颗粒有机碳的主要来源。
(2)随着流域内人类活动强度的提高,长江口颗粒有机碳呈缓慢增加趋势,影响了其生态环境安全,三峡水库建成后该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结合图文资料,论述三峡水库对该问题的缓解作用。(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