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在较长时间的湖泊沉积过程中,湖泊和入湖河流水文特征是影响湖泊沉积物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湖泊面积扩大时,湖心距湖岸较远,湖心沉积物主要为悬浮颗粒物,粗颗粒物质难以到达;湖泊面积收缩时,湖心距湖岸较近,粗颗粒物质容易在湖心沉积;入湖河流动力增强会导致沿岸侵蚀加剧,沉积物颗粒较粗。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大野泽,原为黄河冲积扇东部的沼泽洼地,是典型的黄河下游洪泛区湖泊,大汶河不断流入。

黄河三角洲地处莱州湾与渤海湾之间,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受黄河河口泥沙沉积、渤海海洋动力蚀退和海底地壳升降等因素的制约。受自身条件影响,土壤盐碱化严重,据当地人介绍,黄河三角洲上一些盐碱地“乔木难活,灌木难长,而草本植物相对长势较好”。科研人员据此先种植草本覆盖地面,之后引种灌木,最后引种乔木,打造了“草本包围灌木,灌木包围乔木”的“包围式”植物种植模式,形成了生态良好的植物群落。

下左图示意大野泽地理位置(历史)和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下右图示意不同时期的大野泽湖心550cm深度内沉积物粒度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



(1)说明黄河河水注入对大野泽湖心泥沙沉积的影响并分析大野泽湖心第3层沉积物颗粒较粗的原因。
(2)有人认为“渤海将会被黄河淤填成湖泊”。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3)阐释在盐碱地采用“包围式”植物种植模式的合理性。
2023-06-01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三下学期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里有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一坦噶尼喀湖(图左),其湖面海拔774米,湖岸四周是悬崖峭壁,湖泊深度和储水量皆位居世界第二。图右是裂谷带上某地的旗杆一年内正午日影变化示意图。某科考队选择图右中所示的①~②时段赴该地考察。



(1)判断图右中②代表的节气,并描述科考队考察期间当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
(2)说出该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并说明考察期间植被景观的特点和成因。
(3)有学者指出坦噶尼喀湖未来可能消失,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试从板块运动或气候变化的角度阐述理由。
2024-02-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里有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其湖面海拔774米,湖岸四周是高崖峭壁,湖泊深度和储水量皆位居世界第二。某科考队选择某年928日到1222日赴该地坦噶尼喀湖附近考察。

(1)结合材料,描述科考队考察期间坦噶尼喀湖附近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
(2)说出该地主要植被类型,说明考察期间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有学者指出坦噶尼喀湖未来可能消失。

(3)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试从板块构造或气候变化的角度阐述理由。
2023-12-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里有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下左图),其湖面海拔774米,湖岸四周是高崖峭壁,湖泊深度和储水量皆位居世界第二。右图是裂谷带上某地一年内正午日影变化示意图。某科考队选择图中①~②时段赴该地考察。

(1)据右图描述该时段当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
(2)说出该地主要植被类型,说明考察期间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有学者指出坦噶尼喀湖未来可能消失。

(3)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试从板块构造或气候变化的角度阐述理由。
2023-11-0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左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下图右为峰丛峰林地貌演化模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右中地表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有峰丛、____等,地下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有____等。
(2)图左对应图右的阶段____(填序号),描述图左所示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____
(3)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     )(双向选择题)。
A.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大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
C.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D.土层比较厚,土壤肥力较高
(4)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2022-11-22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12月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3
6 . 下面第一幅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第二幅图为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至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丙地所在国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畜产品供应基地,简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丙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1-10-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县 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面左图所示。右图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上面左图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10-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下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下图c)。


地区广西中部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集中
年降水量(mm)1500-2000400—600
年平均气温(℃)20—226—8
年溶蚀率(mm/年)0.12—0.30.02—0.3
(2)图a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____,依据图c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____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湖底自北向南倾斜,北部水域水浅,南部水域水深。里海盛产鲟鱼、鲑鱼、鲈鱼等多种鱼类,渔业资源发达,天然捕捞业发展历史悠久。同时,里海沿岸地区和湖底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二战以来,里海油气资源开采和加工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大。近十几年来,受油气资源开采与加工、过度捕捞、水质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里海渔业资源不断减少。下图示意里海主要油气田分布及周边地区简图。



(1)分析里海北部水域盐度远低于南部水域的原因。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里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针对里海渔业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有人提出沿岸国家应利用天然水域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1-12-08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新疆东南部的阿牙克库木湖,位于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的库木库里盆地东部低洼处。湖面面积约900km²,高程为3870m。阿牙克库木湖流域属于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内气候干旱寒冷,极端低温可达-37℃,几乎终年无夏,年降水量100~200mm,气候恶劣,周边大部分区域至今无人居住。受全球变暖影响,湖泊近年来变化显著。下图为1995-2015年阿牙克库木湖面积时空变化图。

   

(1)说明阿牙克库木湖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
(2)分析阿牙克库木湖东西两侧湖床的差异。
(3)有专家认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未来阿牙克库木湖的湖水水量将会下降,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