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6 道试题

1 . 海浪由深水区域向浅水区域或岸边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水深变浅,受海底强烈摩擦的影响,波形和波速发生显著变化,波浪破碎,拍击海岸形成拍岸浪,对海岸和沿海建筑物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拍岸浪的形成关联较小的因素是(     
A.海底地形B.入海径流
C.海底地震D.海底滑坡
2.下列海岸中,极易形成强有力拍岸浪的是(     
A.陡峭的基岩海岸B.珊瑚礁海岸
C.淤泥质平原海岸D.三角洲海岸
3.为减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拍岸浪的危害,宜采取的措施是(     
A.在岸边营造红树林带
B.在近岸带修建人工岛礁
C.填海造陆,改变岛屿形态
D.挖掘大陆架,增加近海水深
2022-11-08更新 | 3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2 .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盐分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盐结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     
A.降水稀少B.地表径流少C.蒸发强烈D.地下水位低
2.研究表明,“盐结皮”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削弱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C.大气逆辐射弱D.地表反射率高
3.“盐结皮”的形成(     
A.导致土壤酸化加剧B.利于土壤湿度保持C.导致土壤风蚀加强D.利于土壤肥力提高
2024-01-22更新 | 147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3 . 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如图所示)是指由于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较北方明显,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A.夏季低、冬季高B.夏季低、冬季低
C.夏季高、冬季高D.夏季高、冬季低
2.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①南方喀斯特地区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②南方喀斯特地区土壤深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南方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④南方喀斯特地区高温多雨,溶蚀作用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 张家口市大疙瘩村发现罕见的石柱群(下图),这些石柱群是地下熔融的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沿着地表流动,逐渐冷却形成的熔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依次经过的是(     
A.地壳―地幔―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软流层―地幔―莫霍界面―地壳
C.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壳D.软流层―莫霍界面―地幔―地壳
2.火山喷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火山灰。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可能(     
A.提高大气透明度,利于航空飞行B.增强太阳辐射,提高了地面温度
C.降低大气透明度,保温作用增强D.减少太阳辐射,植物光合作用强
3.石柱群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各圈层(     
A.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的转换
C.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2024-01-0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考试地理试卷

5 .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给果树涂上白色的涂白剂,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完成下面小题。



1.将树木涂成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增加太阳辐射,使地面热量大量增加
B.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以躲过冻害
C.减小树干底部日温差,防止树皮冻裂
D.增加树皮厚度,减少虫害,利于抗寒
2.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内外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膜内温度而制冷
B.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热量减少从而降温
C.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湿效果
D.反射太阳辐射的光照,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2023-11-1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向外长波辐射是指大气层向外的长波辐射,该辐射量一般与云顶高度成负相关。卷云属于高云族,薄而透光,一般位于对流层顶下部。下图示意某高原82°E-92°E范围内水汽含量、垂直风速大小及2007-2010年夏季卷云发生总次数的纬向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卷云一般由(     
A.稀疏的小水滴组成B.密集的小水滴组成
C.稀疏的小冰晶组成D.密集的小冰晶组成
2.通常区域对流作用强(     
A.利于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强B.利于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弱
C.抑制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强D.抑制卷云产生,向外长波辐射弱
3.图示高原南部水汽及垂直风速的变化源于该地(     
A.信风下沉B.东北季风下沉C.西风抬升D.西南季风抬升
2023-04-28更新 | 51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青藏高原长江源区冻土型沼泽湿地对气温变化极为敏感。研究发现,多年冻土具隔水作用,将地下水分为冻结层上水和冻结层下水。在低温多年冻土区,冻结速度快,水分损失小,利于高寒沼泽草甸生长。季节性冻融将冻结层上水固定和释放,通过缓慢消融供给植被生长。下表示意长江源区季节性冻土活动层厚度与典型植被对应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活动层厚度(m

植被类型

西大滩

>3.0

高寒荒漠草原

沱沱河

2.7~3.0

高寒干草原

楚玛尔河流域

2.0~2.7

高寒干草原

风火山

1.3~1.6

高寒草甸

当曲

<1.0

高寒沼泽草甸

1.随着气候变暖,多年冻土融化,长江源地区自然环境即将出现的变化是(     
A.地下水位上升B.沼泽湿地萎缩C.湿生植被增多D.冻土活动层变薄
2.若长江源区气候持续变暖,推测当地植被的演替顺序可能是(     
①高寒荒漠草原 ②高寒沼泽草原 ③高寒干草原 ④高寒草甸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③①
2023-10-19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若尔盖湿地地处川西北与甘东南交界处,生态环境脆弱,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总量少。近年来,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为若尔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若尔盖湿地形成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地势低洼利于汇水B.地势高抬升作用强降水多
C.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D.冻土不利于水分下渗
2.若尔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候高寒B.冻土广布C.气候干旱D.空气缺氧
3.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     
A.提升环境承载力B.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C.降低资源消耗总量D.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2023-07-19更新 | 17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如下图),境内山地多、平地少,石漠化面积广,人民生活贫困。2010-以来当地政府组织农民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区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路子,被称为晴隆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与晴隆石漠化问题突出相关作用较小的是(     
A.石灰岩广布,化学侵蚀作用强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C.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土层较薄D.植被根系浅,水土保持能力弱
2.晴隆县能够成功种植优质牧草,主要是因为当地(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纬度低,海拔较高,牧草生长期长
C.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河流数量多,灌溉水源充足
3.“晴隆模式”的生态意义是(     
①种植牧草有利于减轻土壤侵蚀,减缓石漠化
②山羊啃食杂草,维持生物多样性
③羊粪能增加土壤肥力,加速生态修复
④牧草可增加蒸腾量,增加降水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2-06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地理试题

10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3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