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蚀洼地是在山坡上由大量冰雪融水作用,逐渐形成宽而浅的洼地(下左图),分布在雪线以下、林线以上的高山永久冻土带。其形成与所处环境中风化条件、冻土的分布和适当的坡度密切相关。长白山天池东北坡,坡度约为15°-25°,基岩抗风化能力弱,雪蚀洼地广泛发育(下右图)。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增多,雪蚀洼地将会发生变化。



(1)说明天池东北坡利于积雪保存的条件。
(2)分析春季天池东北坡雪蚀洼地易发育的原因。
(3)随气候的变化,推测雪蚀洼地将会发生的变化(扩大或消失),并说明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位置见下图),甲、乙是该河上下游的分界点。该河中游河段在1950年前后为自由弯曲或游荡型弯曲河道,形成了广阔的河漫滩,灌溉着两岸耕地和受人类活动破坏后残存的森林廊道,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意义;1961年以后,中游河段修建了众多水库和防洪堤,河道基本稳定,沙洲面积大幅减少;1980年以后,中游弯曲河段进行人为裁弯取直,并在每段河曲的凹岸采用抛石护岸技术加固防洪堤;2000年以后,有专家建议拆除部分河段的水坝和防洪堤,恢复埃布罗河自然形态。



(1)推测1950年前后该河中游河段自由弯曲和游荡型弯曲河道的成因。
(2)指出1980以后该河治理措施在减轻洪涝方面的具体作用。
(3)你是否赞同拆除部分河段的水坝和防洪堤?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3-11-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科学考证,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夷平面。高原上的通天河穿行于山脉之间,嵌入岩石深处,被称为“嵌入式河曲”(图1),而河曲没有嵌入地表深处的称“自由式河曲”(图2)。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之间,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兆焦耳/平方米,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潜力巨大。

材料三 为加快柴达木盆地的发展,有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将“引通(通天河)济柴(柴达 木盆地)”调水工将纳入国家水网的骨干工程。图3为引通济柴工程示意图。

(1)在地形_____地区,河流以_____蚀(填侵蚀方向)作用为主,形成“自由式河曲”,河曲进一步发展,河道被裁弯取直,易发育成_____湖。“嵌入式河曲”是在“自由式河曲”的基础上经过_____(填地质作用)、河流_____侵蚀(填侵蚀方向)形成的。
(2)说出柴达木盆地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3)简述“引通济柴”工程的实施,对通天河流域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4-02-06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4 . 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河套平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
2.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减少地表水分蒸发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3.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施有机肥作用不大C.农耕利于表土脱盐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2022-11-18更新 | 163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冰冻圈是指水分以冻结状态(雪和冰)存在地球表层的圈层,海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图为“世界海洋、南半球、北半球海冰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海冰季节变化的描述,可信的是(     
A.世界海洋海冰的季节变化与南半球相似B.南半球海冰面积最大出现在3~4月份
C.世界海洋海冰的季节变化与北半球相似D.北半球海冰面积最大出现在9~10月份
2.冰冻圈影响气候是通过(     
①冰雪反射 ②水循环 ③内力作用 ④冰川融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4-01-24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6 .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向气候差异较大,地表形态自东向西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间,河流稀少且短小,下游河床不明显,多为旱谷或盲尾河,草原是该地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内蒙古自治区地貌自东向西(     
A.风力作用减弱,流水作用减弱B.风力作用增强,流水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减弱,流水作用增强D.风力作用增强,流水作用减弱
2.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自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降水D.热量
3.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植被可(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②减少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水的补
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水的补给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1)指出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
(2)简析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部分别开垦农用地的适宜性。
(3)分析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

8 . 抛物线沙丘是一种平面形态呈“V”形或“U”形的典型固定、半固定沙丘,风蚀洼地位于沙丘上风向,因平面图形像抛物线,故得名抛物线沙丘。植被的分布可控制抛物线形沙丘侵蚀和沉积,是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图示意新疆艾比湖流域某研究区抛物线沙丘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观测和对研究区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和沙丘上植被特征的分析,初步可以断定研究区抛物线沙丘起源于风蚀洼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蚀洼地阶段风蚀洼地与弧形沙梁的相互关系是(     
A.风蚀洼地为弧形沙梁提供了全部沙源
B.弧形沙梁减弱了吹蚀风蚀洼地的风力
C.风蚀洼地中的植被对沙梁的沙粒具有分选作用
D.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沿相同方向生长
2.抛物线沙丘从半环形阶段到初级抛物线阶段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     
A.减弱了风沙的沉积作用B.增加了风力的侵蚀作用
C.转变了风沙运动的方向D.改变了风沙流空间分布
3.野外要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可以通过(     
①沙粒物质组成②沙丘长宽之比③沙脊形态特征④沙丘植被类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共同作用,土壤养分逐渐流向植物的冠内,造成冠内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冠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养分汇集现象,称为"肥岛效应"。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下图示意该流域内某种典型植物"肥岛效应"研究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典型植物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C.灌丛D.高寒草甸
2.下列有关该区域“肥岛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冠下凋落物的累积是形成“肥岛”的重要原因
B.利于改善水土状况,增加植物多样性
C.土壤深层不易侵蚀,“肥岛效应”表现更加明显
D.植物降风滞尘作用不利于“肥岛效应”的形成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风速增加到很大时,若垂直方向上温差大,在大气扰动作用下,风场中会产生许多小漩涡,这种运动称为湍流。渤海湾北岸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风电场选址受湍流、风速等风场状况影响大。图甲示意渤海湾北岸曹妃甸、嘴东风塔站位置,其中曹妃甸风塔地处吹沙造地而成的曹妃甸海岛。图乙示意两站点湍流强度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特征。



(1)比较曹妃甸和嘴东湍流、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异同。
(2)分析曹妃甸与嘴东湍流强度差异的原因。
(3)与嘴东相比,评价曹妃甸风电场建设的风场条件。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