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崩岗是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山坡土(石)体受破坏而崩坍和受冲刷的侵蚀现象,易对生态、农业、经济、景观等造成严重影响。崩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集水区、崩壁、崩岗体、沟道、洪积扇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密切。在我国南方崩岗造成的土壤侵蚀现象较为严重,经我国学者多年的实践研究,综合利用各项生物、工程措施,形成了“上截、下堵、中间削”的经典崩岗治理模式(下图)。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崩岗危害的形成过程。
(2)将图中崩岗治理措施按照“上截、下堵、中间削”的治理方式进行分类。
2021-05-21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5月针对性训练(二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连屿发育于西沙群岛中一巨大珊瑚礁上,在海水和季风的共同影响下,海滩沙、沿岸沙丘与植物相互作用使得七连屿的沙岛扩张和增高。海滩沙是沙岛形成的基础,沙岛的迎风面与背风面均存在良好的海滩沙发育条件。在沙岛的形成过程中,植物起到了重要的固沙作用。沙岛形成过程中的植物首先呈点状发育,之后不断扩张,但植物无法存在于沿岸受潮水影响的潮间带内。左图示意七连屿位置,右图示意海滩沙—沙岛的形成演变过程。

(1)说出影响海滩沙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
(2)分析初始沙岛至中期沙岛阶段海滩沙的分布特点。
(3)据图描述沙岛植被的扩张特点,并推断其根系特征。
(4)分析受潮水影响的沿岸潮间带内植物无法存在的原因。
(5)在沙岛形成过程中,分析植被与海滩沙、沙丘、沙岛间的相互作用。
2024-05-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地理试题

3 . 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B.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C.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D.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2.与大田土壤相比,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大棚的保温作用强B.蔬菜肥料施用量大
C.地膜的保湿效果好D.大棚的复种指数高
3.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蔬菜大棚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主要由于棚内(     
A.热量充足,不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B.蔬菜根系深,利于吸收深层有机养分
C.雨水淋洗少,浅层养分不易进入深层D.浅层水分蒸发量小,有机养分减少慢
2023-01-24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全仿真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泰山是亚洲中部横跨中国、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四国的大型山系之一,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区域之一;是许多特有、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和避难所,拥有从荒漠草原带到冰雪带的完整山地垂直自然景观,以及数量众多的湿地、河流和湖泊。下图为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垂直自然带谱(图Ⅰ)及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各海拔的分布情况(图Ⅱ)。


(1)分析该地成为很多特有、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和避难所的原因。
(2)描述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3)解析阿尔泰森林对水源的涵养作用。
2023-03-15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年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四)

5 . 鸳鸯泉位于广西河池凤山县凤城镇,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由两个泉水组成,也称公母塘。公塘和母塘均为常年泉,其位置大约只相距不到40米,但两泉的泉水颜色不同,研究发现鸳鸯泉的源头为年里村落水洞补给的外源水,图为鸳鸯泉周边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影响鸳鸯泉水色差异因素的是(     
A.光照条件B.泉潭深度C.泉水成分D.泉底水草
2.鸳鸯泉为常年泉的有利条件是(     
①气候湿润,降水丰富②断层发育,易于蓄水③地处向斜,容易汇水④地质较老,含水量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落水洞的形成过程(     
A.地壳抬升一堆积作用一流水侵蚀一挤压作用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一流水侵蚀
C.堆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流水侵蚀一流水堆积D.堆积作用一挤压作用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2024-05-10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6 . 林隙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导致成熟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林隙对群落演替及生态系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疆尉犁和轮台两县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处于塔里木河中游,保护区内的胡杨林主要靠吸收河流两岸的地下水存活。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塔里木河上游进入中游的年径流量大幅度减少。2000年为了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补水,修筑了塔里木河中游堤防阻止洪水漫溢。下图示意该地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新增林隙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该保护区新增林隙(     
A.1957-1966年增长最多B.1977-2006年逐年增长
C.2007-2011年年均增长最多D.增长速度先快后慢
2.林隙增多会使林内(     
A.昼夜温差减小B.利于森林更新C.空气湿度增大D.喜阴植物增多
3.导致2000年以来该保护区林隙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上游来水减少B.地下水位下降C.中游修筑堤防D.人类活动干扰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1012月,受盛行风引起的海水运动影响,孟加拉湾西部近岸海域形成高温水团,为登陆印度半岛的热带气旋起到加强作用。下图示意孟加拉湾1012月平均表层水温分布及高温水团的位置。

(1)分析10~12月孟加拉湾西部海域形成高温水团且厚度逐渐增大的原因。
(2)简述高温水团对即将登陆的热带气旋产生显著加强作用的机制。
2024-05-24更新 | 72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四周群山环绕,分布着众多盐荒地。受断裂带影响,该盆地南侧不断沉降,早期形成含可溶性盐的湖相沉积物。1978年,为灌溉和防洪,在大同盆地桑干河上游修建了水库(下图),之后该水库周边盐荒地逐渐扩大。近年来,朔城区为改善当地土壤,以牛粪、菜叶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食物,在农田中养殖蚯蚓。

(1)分析大同盆地盐荒地盐分的主要来源。
(2)描述图中所示桑干河流域盐荒地的分布特点。
(3)推测该水库的修建导致周边盐荒地扩大的机制。
(4)分析朔城区在农田中养殖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2024-05-2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题
9 . 某校地理研学小组赴山东莱州湾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莱州湾沿岸发育的河流较多,滨海地区还有众多湿地分布,受气旋和冷空气影响,莱州湾海洋灾害频发。

(1)研学小组利用莱州湾南岸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了解滩涂的分布状况。绘制该图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选择:A遥感;B北斗导航卫星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2)研学小组收集了莱州湾海域的盐度数据,发现夏季甲处比乙处的盐度更____(选择:A高;B低),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选择:A径流量;B.蒸发量)。
(3)研学小组结合资料研究该区域海岸线的变化,发现1984年和1958年相比,海岸线主要向____(选择:A陆地内缩;B海洋外推),这是由于海水____作用(选择:A侵蚀;B堆积)大于流水____作用(选择:A侵蚀;B堆积)。研学小组还发现近几十年来潍坊港附近的海岸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
(4)研学小组在莱州湾考察了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该项目主要利用的海洋空间资源类型是(不定项选择)(     
A.海岸带B.海底C.海空D.海中

(5)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莱州湾滩涂面积不断萎缩,说明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6)图3显示莱州湾地区受气旋外围影响,当日该地的气压有所____(选择:A上升;B下降),风向转为____(选择:A偏北风;B偏南风)。
(7)列举4月4日莱州湾地区可能出现的海洋灾害,并提出应对该类海洋灾害的措施。
2024-04-11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10 . 近几年来,福建省遭遇旱情引发关注,福州、厦门、龙岩、泉州部分山区、海岛旱情持续发展。多地限水,多途径增加水资源补给,紧急开展取水工程建设,部分县市水库已暂停发电。发源于武夷山脉的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水量充沛,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闵江下游是闵东南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后备水源。下图为福建省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题。

1.关于图中等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福建西部山地对夏季风的抬升作用显著
B.东南部受台湾高大山脉阻挡,雨影效应显著
C.东南部地势较低平,抬升作用弱
D.距海远近的差异所致
2.假如移平武夷山,会对福建及周边地区帶来什么影响(     
A.福建的夏季降水量将会增加
B.福建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增强,冻害更加频繁
C.江西的降水量将会减少,旱灾频次增加
D.将会增加福建气候和自然帶的复杂多样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