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8 道试题

1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青西郊野地区水系结构遭到破坏,水体污染严重。2012年,上海市启动青西郊野公园建设,对河道展开综合整治。规划利用生态沟渠收集面源污染径流并进行预处理;规划的生态水岸是河流水体与陆地间的过渡地带。图示意青西郊野公园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沟渠的主要作用是(     
A.水质净化B.植被修复C.水产养殖D.农田灌溉
2.生态水岸的最主要功能是(     
A.增加行洪空间B.增加地下径流
C.提高土壤肥力D.提高经济效益
3.河道综合整治贯通水系的主要影响有(     
A.生态调节功能下降B.生物种类减少
C.调节径流作用增强D.水体养分增加
2024-03-02更新 | 63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罗拉多河(见下图)全长2334km,流经美国西部七个州和墨西哥北部,中、下游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90%的径流量来自高山融雪。美国西部大开发使得科罗拉多河河水使用量大幅度增加,这对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引发了沿河地区对水资源的争夺。为解决争端,美国7个州的代表对该河水资源分配举行了谈判,于1922年达成科罗拉多河协定,并通过建设胡佛大坝对下游地区进行水资源分配。

(1)推测美国西部大开发对科罗拉多河河口生物资源带来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2)简述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分配的必要性。
(3)分析胡佛大坝在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2024-02-27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3 . 林隙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导致成熟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林隙对群落演替及生态系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疆尉犁和轮台两县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处于塔里木河中游,保护区内的胡杨林主要靠吸收河流两岸的地下水存活。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塔里木河上游进入中游的年径流量大幅度减少。2000年为了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补水,修筑了塔里木河中游堤防阻止洪水漫溢。下图示意该地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新增林隙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该保护区新增林隙(     
A.1957-1966年增长最多B.1977-2006年逐年增长
C.2007-2011年年均增长最多D.增长速度先快后慢
2.林隙增多会使林内(     
A.昼夜温差减小B.利于森林更新C.空气湿度增大D.喜阴植物增多
3.导致2000年以来该保护区林隙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上游来水减少B.地下水位下降C.中游修筑堤防D.人类活动干扰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中丘陵某片区山丘相对高差约3080米,形成了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堰塘冲田系统”——丘底冲田(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沿径流路径而建、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升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汇水筑塘、丘顶植林,“依山靠林近塘面田”的乡村格局形态,宅基地分布零散。下图为川中丘陵某片区等高线图。

(1)说明堰塘冲田系统是如何响应旱涝交替的气候特征的。
(2)指出聚落建筑的分布规律及作用。
(3)指出堰塘冲田系统对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
(4)简析冲田在冬季囤水并休耕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2024-05-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1012日,我国宣布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成功入选。在总面积约640.3万亩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人工林就有123.6万亩。海南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17.34万公顷,下表为天然林与人工桉树林作用比较。

作用天然林比较人工桉树林
给野生动物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可以>受限制
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可以>小面积情况下与天然林无区别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以>可以,但功能小
保持水土、增强土地肥力可以=受争论中
良好的绿化树种可以=可以
造纸浆某些树种可以=可以
用水量较少>较多
生长迅速较慢<迅速
改善沼泽地的能力可以=可以

材料二与完全自然演替形成的天然林栖息地相比,这些人工林形成的栖息地很多都是经过森林采伐、农业开垦或者人工造林的,对野生动物种群的承载力有限,严重影响到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对于人工林的处置,在学术上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人工林应让其自然演替恢复成热带雨林;二是认为人工林通过自然演替恢复到热带雨林的时间很长,按照研究模型推算,至少需要120年以上,应人工干预,恢复乡土植被。

(1)结合材料一,说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人工桉树林相对于天然林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选择你所赞同的学术观点,并说出赞同的理由。
(3)指出可采取哪些人工干预措施帮助人工林恢复为热带雨林。
2024-05-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铜陵市高三模拟预测5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锡林河流域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其东缘属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区,海拔为1096-1368米,年平均降水量250-40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500-2700毫米,降水对河流的直接补给作用不显著。下图示意锡林河流域积雪月份月积雪覆盖面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锡林河流域月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温   ②地形   ③植被   ④降雪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推测锡林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4-02-07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陂,是一种古代水利工程。下图为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当地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后建了木兰陂,该工程至今保存完整,并发挥着水利效用。为了发挥综合效益,当地政府新建宁海闸水利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与钱陂相比,木兰陂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河道较为宽阔,建设工程量大B.地形较平坦,比降小,水流缓
C.位于钱陂下游,泥沙沉积较少D.距海近,受兴化湾海水影响大
2.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影响是(     
①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
②降低木兰陂附近地下水位,缓解木兰陂附近地面下沉
③抬升木兰陂以上河段水位,减少木兰陂以下河段泥沙淤积
④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减弱泄洪放水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5-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空气对流上升时水汽凝结能形成积云,其包括由液滴组成的水积云和由冰晶组成的冰积云,水汽凝结高度越高,出现冰积云的概率越大。积云的数量和类型可以直接反映下垫面的特征。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的三个气候分区,高原气候区的年积云量明显多于其他两个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个气候区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①地形地势②海陆位置③大气环流④植被状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高原气候区的年积云量明显多于其他两个气候区,其根本原因是高原气候区(     
A.海拔高,下垫面对大气加热作用强B.距海近,受海洋水汽影响大
C.冰川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D.纬度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大
3.与水积云相比,冰积云的发育指示着(     
A.地面辐射较弱B.大气保温作用较弱C.对流强度较大D.大气水汽含量较低
2024-01-26更新 | 53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新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碳中和是指通过CO2去除手段,抵消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CO2排放量,达到“净零排放”。2021年两会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示意自然界的碳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碳循环
(1)(易)“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是减少碳物质流向(     
A.岩石圈B.生物圈C.大气圈D.水圈
(2)(中)海洋向大气输送碳物质的主要途径有(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分解作用④溶解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考点2.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中)下列有关碳的生物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为陆地水提供了大量溶解碳酸盐B.大气中的碳主要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C.没有参与岩石的形成过程D.现今地球大气成分受碳的生物循环影响较大
(4)(中)为减轻粮食生产碳排放对环境的压力,则我国碳排放量较大地区应(     
A.普及农业机械B.提高灌溉技术C.改变耕作制度D.适度规模经营
(5)(难)从碳循环的角度,说明“绿色沙特倡议”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6)(中)若从抵减碳排放来增加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碳排放交易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A.促进郊区农业发展B.促进林业发展
C.促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D.带动农业旅游的发展
2024-01-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10 . 洞里萨湖(13°N104°E)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湖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云量、风速、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白天的湖泊表面水温及区域气候因素的标准化值(若某因素的标准化值为正值,则表示该月份高于该年平均值;为负值,则表示低于年平均值)。完成下面小题。

1.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     
A.与云量同步变化B.春季全年最高C.与风速同步变化D.夏季全年最高
2.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最高的月份(     
①太阳直射该区域,白昼时间最长②总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③湖水浅,大气一水体相互作用强④风速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4-27更新 | 43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