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暑假期间,广东省某中学学生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某区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研学考察。通过考察研究同学们发现,该处山体为红色砂岩,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但它却具有复杂的、个性化的小尺度植被分异现象,对此大家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该地貌区不同地貌部位的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农业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地理条件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地理兴趣小组所调研的区域并说明判断理由。
(2)与悬崖区相比,指出该地貌乔木区水循环最弱的环节并简述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地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3-05-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图为我国四大航天基地示意图以及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108焦/平方米)。


   
(1)从气候角度评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自然条件。
(2)试分析我国卫星发射任务多集中于冬半年的自然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行山纵贯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之间,距今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地区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在方言中,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太行山东坡多东西向的陉,古称“太行八陉”。

材料二: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全长约2200km,途经或邻近35处自然保护区,是华北民众走向自然荒野的最近平台。近年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加强沿线自然保护区建设,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为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材料三:太行山深处隐藏着一处规模宏大的旱作石堰(石头垒起的田埂)梯田,从山脚层层叠叠直达山顶,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村内梯田出现明显撂荒现象。


材料四下图为太行山区域略图。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太行八陉”的形成条件。
(2)评价太行山森林步道途经或邻近自然保护区产生的影响。
(3)结合图文材料,说出石堰梯田分布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专家呼吁当地保护梯田等传统农耕系统,说明其必要性。
2023-05-15更新 | 3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临海、新昌两地2022-2023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模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风速增加到很大时,若垂直方向上温差大,在大气扰动作用下,风场中会产生许多小漩涡,这种运动称为湍流。渤海湾北岸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风电场选址受湍流、风速等风场状况影响大。图甲示意渤海湾北岸曹妃甸、嘴东风塔站位置,其中曹妃甸风塔地处吹沙造地而成的曹妃甸海岛。图乙示意两站点湍流强度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特征。



(1)比较曹妃甸和嘴东湍流、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异同。
(2)分析曹妃甸与嘴东湍流强度差异的原因。
(3)与嘴东相比,评价曹妃甸风电场建设的风场条件。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智利是葡萄种植的天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葡萄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智利葡萄种植面积高达110000公顷,其中鲜食葡萄种植面积约占10%。



(1)智利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区河谷中。试解释山区河谷有利于葡萄种植的条件。
(2)与欧洲传统葡萄产区相比,评价智利鲜食葡萄出口的市场条件。
(3)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角度说明智利葡萄病虫害少的原因。
2023-04-23更新 | 464次组卷 | 2卷引用:武汉市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调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部,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下图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类型图。


材料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在2000mm以上。有专家这样评价:“沙漠里冬季有较多积雪,春季融雪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迅速萌芽开花。这时,沙漠里一片草绿花鲜,繁花似锦,把沙漠装点得生机勃勃,景色充满诗情画意。”

材料三:雾凇,是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它的形成与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象条件和植被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梭梭树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主要的建群种植物,冬季在其枝叶上常常形成针状叶片雾凇。


(1)说出沙丘坡顶、坡中、坡脚1~2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
(2)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春季出现“一派草原”景象的主要原因。
(3)说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主要条件。
2023-01-19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菠萝好光喜暖,喜湿润怕渍涝,喜疏松肥沃弱酸性土壤,在气温24~27℃,年降雨量1000~1500mm生长最适宜。广东省徐闻县地处雷州半岛,是全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远销国内外。近年来,除了种植菠萝之外,徐闻县还发展了一定规模的菠萝加工产业,将菠萝加工成果汁、果酒、罐头等。下图为徐闻县的位置示意图。



(1)徐闻县地势略高的火山熔岩台地非常适宜种植菠萝,简析其原因。
(2)根据徐闻县的地理位置,评价其发展菠萝产业的区位条件。
(3)试论证徐闻县发展菠萝加工产业的合理性。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瓜喜高温、干燥,适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西藏“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地区多砂壤土,6~7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近年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大力发展大棚西瓜种植,4~5月播种,8月采收,并在大棚中将西瓜藤架空生长。下图示意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1)分析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多砂壤土的原因。
(2)评价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传统无棚西瓜种植的大气条件。
(3)分析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在大棚中将西瓜藤架空生长的原因。
(4)简述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种植西瓜的有利影响。
2023-01-25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椰子为热带喜高温多雨作物,宜生长在低海拔、冲积土中。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椰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综合利用产品高达360多种,是可再生、绿色、环保型资源。我国99%的椰子产自海南省,文昌市是其主产区。海南年产椰子高达3亿个,但目前加工需求量却是产量的10倍左右,导致大部分需进口。椰子原料是产业链的源头,为加快做大做强椰子全产业链的步伐,文昌市启动了“椰林工程大行动”,使椰乡快速扩容。下图示意海南省部分区域特征。



(1)评价文昌地区椰子的生长条件。
(2)分析导致椰子加工产业原料短缺的原因。
(3)提出“椰乡快速扩容”的合理措施。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可托海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北边缘(如图),阿尔泰山脉东端的南麓,额尔齐斯河的源头。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

材料二:可可托海镇有世界著名的“三号”矿坑,被世界公认为稀有金属“天然陈列馆”,有钽、铌、铍等86种矿产品,储量位居我国前列。1950年,苏联货轮经额尔齐斯河流进布尔津港,大规模开采三号矿坑。该矿坑是一个顶部大、底部小,螺旋向下缩小的倒锥形巨大矿坑,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在鼎盛时期可可托海镇被誉为西部的“小上海”。

材料三:1999年11月,虽然“三号”矿坑还具有很大开发价值,但我国仍决定关闭这个运行了半个世纪的矿坑。下图2、图3分别是可可托海地形、三号矿坑图。



(1)简析可可托海水资源充足、森林茂密的原因。
(2)分析可可托海三号矿吸引当时苏联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
(3)推测国家关闭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可能原因,并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评价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关闭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2023-01-01更新 | 4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